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董卓之子>第八十七章 击败王匡(二)

同时董守业又将此战中缴获的武器铠甲进行分类,将一些残破的、无法继续使用的武器铠甲甄别出来,规整在一起,准备运回洛阳附近交给徐荣,让徐荣组织一些铁匠对这些废铜烂铁进行回炉,铸成一些农具,方面正在进行的屯田使用。

之前与孙坚的大战中破损的武器铠甲也是非常的多,董守业也把它们交给了徐荣处理,相信徐荣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废旧武器,让它们在将来屯田大生产中发光发热。

董守业麾下的将领们见到己方连战连胜,士气大涨,纷纷要求董守业继续往河内增兵,再与袁绍、韩馥决战一场,然后立足河内,收复冀州,进军河北。

这个提议却被董守业断然否决,眼下的西凉军虽然战斗力超强,但是依旧是守城有余,进取不足,而且打仗也不是光靠部队的战斗力强悍就行了。若是现在董守业占据河内表现出一副要立足河内,打下冀州样子,那可就是真的刺激到韩馥了,其马上就会真正地与袁绍联合,共同对抗董守业。

眼下的董守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粮草不足,无法支撑董守业长期作战。而且董守业知道,接下来的不就所谓的关东联军就要解散了,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对董守业父子的威胁也就不复存在了。眼下若是董守业主动出击,那岂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嘛,到时候说不定会刺激的关东诸侯重新联合起来对抗董守业父子。

况且董守业的父亲董卓作为当朝丞相,其战略中也并没有占据河内郡的意思,若是自己在这儿贸然做主,很可能造成未来局势的更加扑朔迷离起来。现在西凉军通过对一系列的战斗战役,击败了曹操、张邈、孙坚、王匡等实力强劲的诸侯,成功稳定了洛阳附近的局势,即便是这样董卓依然没有提出主动进取的说法,在董守业看来其父董卓还是想要看到关东诸侯互相攻杀,然后再伺机东进。

当然这只是局限于董守业的猜想。之前关东诸侯联合讨董,当朝天子刘协就像是臭狗屎一样,不招人待见。现在局势发生变化,在不远的将来会陆陆续续地有许多诸侯开始向长安方面朝贡称臣。

击败王匡之后,董守业也不愿意继续在河内郡停留,更没有向要攻打韩馥麾下军队的意思,在董守业看来,虽然韩馥这个人治政能力不凡,但是军事上却是乏善可陈,肯定不是袁绍的对手,但是韩馥坐拥冀州天下重资之地,实力强劲,正好可以限制袁绍的发展。而现在的韩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董守业也明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韩馥的冀州终究会被袁绍谋夺,但仍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他不相信韩馥会束手就擒,乖乖就范,什么话都不说就把冀州让给袁绍,其中必然会有一番龙争虎斗,而具体的情况却是历史由于其被人篡改,扑朔迷离,许多事实被掩盖,没有人会知道袁绍为什么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让韩馥让出了冀州。

平复了心情,董守业在河内郡停留了几天,耀武扬威了一番,然后便率领人马离开河内郡。韩馥的人马也是非常配合,一直是龟缩不出,任凭董守业随便折腾,反正只要董守业不主动攻击他就行。

本来董守业还想去河东郡看看自己的二姐夫牛辅,看看他现在在河东干的效果怎么样,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终究没能成行。

人有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董守业现在便是如此,随着其权势的不断加强,却发现可以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由自主,身不由己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多。董守业现在的生理年龄才十九岁,却是肩挑重任,力扛重责,有时也会有一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董守业有时也会想,若是在没有穿越之前的时代,十九岁的自己还在大学的校园里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每天吃喝不愁,只是学习看书,偶尔打打游戏,看看美女,那是多么惬意的青春年华。而现在的自己就像是一个发条,不受控制地不断前进,如果停下来就可能是面临灭亡的危险。

成为董卓的儿子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董卓无疑是董守业眼下所处时代中最有权势的人,权势滔天,甚至连当今天子都比不过他,董守业在他的庇护下可以说是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董守业知道这一切不会是永恒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许有一天董卓便会发生意外,到时候董守业作为其唯一的儿子也会面临着全天下的讨伐,有可能会有被人痛打落水狗的一天。到时候也难免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所以董守业一直向改变这一切,改变董卓的结局,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每一个人都有对生命的无比渴望,所以董守业毅然从军,加入到其父亲董卓的事业中。

董守业知道这样的时代,自己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董卓之子的标签,所以董守业便要维护董卓所建立的事业,只有西凉军不倒,董守业才能更好地活下去。只有董守业成功地掌控西凉军,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董守业便是这样一直在战斗,一直在进步。

董守业知道西凉军这样一个军事集团,没有骄人的战绩,仅凭董卓之子这个虚名董守业是站不住脚的,只有不断地战斗,不断地立功,才能成功折服西凉军军中的那一班骄兵悍将。董守业强忍着第一次杀人时所带来的巨大恐惧,努力让自己能够忍住心中的呕吐感,但是依旧是吐得一塌糊涂,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击败王匡(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