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业在军帐中与众人商议完联姻的事儿之后,感觉心里还是有点儿郁闷,想要发泄一番,却也找不到宣泄口,只能拿对面的朱儁来撒气,便对众人说道:“说完了联姻之事,咱们再来商议商议如何对付朱儁,如何?”
众人齐声赞同,朱儁的问题困扰了西凉军很久,就像是个狗皮膏药一样缠着董守业的西凉军。[t]
之后,董守业让大家踊跃发言。
刚刚加入董守业麾下不久的宋果率先跳出来说道:“公子,以末将拙见,我军兵精将勇,如果强攻朱儁应该问题不大。”
徐晃出言反驳道:“眼下朱儁龟缩在荥阳城内不出,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就是想要与我军比比耐性,若是我军选择强攻,恐怕伤亡巨大,到时候朱儁来个防守反击,恐怕也不易应付。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眼下朱儁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余人,我军骑兵一万,步兵两万余,远远达不到敌人五倍,骑兵不善攻城,兵力在攻城时可以不计算在内,所以攻城时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两万多人,朱儁乃大汉名将,咱们凭着两万余人想要攻下他一万五千人防守的城池,无意于痴人说梦。所以强攻之事断不可能。”
张既也出言说道:“朱儁老是龟缩不出,其周围都是空城,况且背靠联军的酸枣大营,我军想要让其分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主力先行撤退,留下一部分人马协助徐荣将军严守虎牢关。主力却进兵洛阳,先击败孙坚,再回师对付朱儁。”有张既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杜畿却是直接出言否定道:“眼下徐将军奉公子将令,负责屯田事宜,此举虽然不起眼,但关系重大,关乎我军未来,应该是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任何事都不能妨碍徐将军的屯田。”
董守业出言赞道:“伯言言之有理,我军在离开之前,必须给朱儁予以重创,让其无力威胁徐将军。”说完看向贾诩。
这个老狐狸看到主子的目光看向自己,知道自己该发言了,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公子,我军在离开此地之前必须给朱儁予以重创,此事在下十分赞同。以在下愚见,不如我军先向荥阳城逼近,做出要围城攻打的姿态,然后几日后便撤兵。朱儁收到孙坚攻进洛阳的消息之后,必将要呼应孙坚。此时看到我军撤军,必定以为我军是撤退到洛阳攻打孙坚,如此朱儁必将追击。我军却沿要路设下埋伏,静等对方追击,待敌人进入我军埋伏之后,全军出击,必将大破朱儁。即便是不能当场斩杀朱儁,也能予以重创。”
董守业闻言大喜,大声说道:“军师此计甚妙,便依照此计执行。”然后,命令众将各自开始布置,静等朱儁上钩。
董守业原本还想继续与朱儁耗下去,但是孙坚马上就要攻打洛阳了,董守业便不能继续跟朱儁耗下去了,必须得有个结果,必须得有个交代。
现在的董守业很烦孙坚,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烦,这个人简直就是和刘皇叔一样,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没想到在丢失了七八万人马之后,却依旧是不改初衷。董守业简直无法理解孙坚这种行为,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跟自己死磕到底,为什么一直要攻占洛阳。
其实孙坚之所以一直向要攻占洛阳,原因有三。
第一洛阳作为故都,其意义重大,无论是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或者势力其首都、故都、陪都都不会轻易地被人攻占,一旦被敌人攻占,那对其势力的影响非常大,打击巨大。
第二孙坚作为一个地方上崛起的将领,其名声太小,名声太差,不被主流的世家大族所接受,所以孙坚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干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来增加自己的声望。眼下的时代,没什么能比忠君爱国而且百战百胜这样的事儿更加能聚敛声望了。眼下武人中声望最高的就是皇甫嵩、朱儁、董卓三人,这三人都是各自有着不凡的战绩,孙坚虽然自负武勇,但是比起这三人来却是相差甚远不值一提。而若是能击败其中的董卓,那其能力肯定会被认为比董卓还要强,这无疑是快速聚敛声望的捷径。
第三孙坚需要一块立足之地,原本孙坚是长沙太守,可是长沙那个地方基本上属于大汉的偏远地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长沙偏安一时,称王称霸几年倒是可以但是要想成就一番惊天伟业那就基本上没什么可能了。而洛阳地处河洛地区,富饶无比。黄河与洛河交叉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占据这样的地方,基本上就代表着拥有无限的可能。
孙坚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个从其一生的经历便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人往往也会拥有一些常人难以企及的梦想。孙坚想要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才会不竭余力、不顾一切地攻打洛阳。
而孙坚之所以敢攻打洛阳,除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之外,还有其背后的支持者袁术,以及两个重要人物朱儁、张温。
朱儁可以说是孙坚的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个领路人,孙坚一直与之有联系,之前孙坚与董守业决战之时,就以为朱儁能在洛阳城呼应自己。
结果董卓、董守业父子事先布局,限制朱儁,最终逼迫朱儁离开洛阳。
朱儁离开洛阳之后,取道荆州给孙坚留下讯息,建议二人联手,共同对付西凉军。
结果孙坚出乎意料地败给了西凉军,朱儁虽然领兵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