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刺史
宴席上,袁术表现得分外的热情,和他部下的大小官员轮番向孙坚劝酒,一向酒量不错的孙坚不到半个时辰竟也喝得满面涨红。
趁着酒兴,袁术部下大将纪灵亲自拔剑起舞,孙策在席上看得兴起,上前与他对舞,二人一来一往,两柄剑相映生辉,舞得银光灿灿,座上众人无不抚掌叫好。
“文台啊,我可真是羡慕你,令郎少年英雄,身手如此不凡……”袁术借着三分醉意,亲自为孙策把盏,又指了指孙权和孙翊摇头笑道:“两位小公子也都出落得一表人才,比起我那三个犬子来,可真是美玉之于顽石、凤凰之于燕雀啊!”
袁术的三个儿子也在席间,听得父亲说出这样的话,顿时都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的朝孙氏兄弟望去,眼中颇有嫉恨之色。
“后将军言重了,小犬不过是跟孙坚学过两招粗浅功夫,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介武夫,哪里能和身为名门之后的令公子相比?”孙坚虽然已经喝得微醺,但是心里依旧亮堂,听到袁术这话,忙笑着摆手应道。
“哈哈哈哈……”袁术开怀大笑,斟满了一杯酒递到孙坚手上,说道:“文台啊,咱俩可谓是一见如故,你要是再叫我后将军那可就生分了!愚兄痴长你两岁,今后你我大可兄弟相称,如何?”
孙坚呵呵一笑,接过酒杯来:“既如此,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今后协力讨董,还需兄长多多照应。”言罢仰头一饮而尽。
“好!”袁术拍手道,自己干脆在孙坚旁边坐了下来,一面命人上酒一面对孙坚笑道:“我明日便上书朝廷,表贤弟你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你我举兵共讨国贼!”
豫州刺史?对啊!
旁边座上的孙翊听到这话,心头忽然一震,眼前立刻亮起起来!
历史上,父亲确实受袁术举荐而做过豫州刺史,既然如此,那荆州刺史王叡刚死,为何不让他举荐父亲做荆州刺史呢?只要父亲做了荆州刺史,那历史上攻打荆州的事情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了,父亲的命运也就可以彻底改变了!
想到这里,孙翊忙向袁术拱手道:“叔父,家父现为长沙太守,又在荆州境内数年,熟知民情,叔父何不举荐家父做荆州刺史呢?”
此话刚一出口,孙翊便觉得手臂一痛,转头看时,却是孙权悄悄掐了他一下,正对着他使眼色。
孙翊慌忙朝袁术看去,只见他虽然还保持着方才的笑容,但却是皮笑肉不笑,一脸的僵硬,眼中却明显多了一丝尴尬。
孙翊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袁术虽然是朝廷的后将军,现在却是把南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南阳又是属于荆州的,如果要他保举父亲做荆州刺史,岂不是相当于要求他把根据地变成父亲的辖境?虽然这种管辖明显只是名义上的,但偏偏现在的对象是袁术,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重视虚名,为了一个皇帝的名分连身家性命都丢了!自己刚才只记挂着父亲做荆州刺史的结果,却忘了去考虑它的可行性,莽撞的说出了这样的话,也难怪袁术脸上会不好看了。
“犬子年幼懵懂,口不择言,还请兄长莫怪。”
不知何时,孙坚已经笑吟吟的举起一杯酒,对袁术说道。
“无妨无妨,童言无忌嘛!”袁术也举起一杯酒,与孙坚对饮了一杯,然后对孙翊道:“贤侄有所不知,其实叔父我也认为你父亲是荆州刺史的不二人选,可惜现在荆州刺史的人员已经确定下来了,所以我才退而求其次,打算举荐他做豫州刺史。”
孙翊闻言一惊,不由得开始怀疑起袁术此话的真实性来——王叡才刚死了两天而已,现在这个消息都还没传到洛阳,哪里会这么快就确定好下一任刺史的人选?难道有人能预知王叡之死不成?
袁术见孙翊一脸疑惑,淡淡一笑,又接着说道:“其实荆州刺史一职朝廷早就已经委派好了人选,那个王叡只不过是代领刺史之职而已,据我的情报,原来委派的荆州刺史现在已从山阳出发,如今已经在赶来荆州的路上了。”
孙翊的心中忽然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忙向袁术问道:“敢问叔父,此人莫非是‘八骏’之一的刘景升?”
“正是。”袁术忽然听到孙翊这么问,一脸惊讶的望了望他,“贤侄是如何知道的?”
果然是他啊!
孙翊的心猛地一沉,不禁暗暗叹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看满眼惊诧的袁术,又看了看同样惊讶的望着自己的座上诸人,只得勉强笑道:“叔父忘了,家父曾为下邳丞多年,山阳距下邳不远,小侄虽然年幼,却也偶尔听人说起过山阳刘景升的大名,故而方才叔父提到山阳,小侄立刻便想到了此人。”
“贤侄虽然年少,却端的见闻广博,难得难得!”袁术闻言连连称赞,又朝孙坚笑道:“贤弟啊,愚兄我若有子如令郎一般,便是少活十载也是心甘情愿啊,哈哈哈哈……”孙坚急忙又笑着回了一番客套话。
宴饮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厅中杯盘狼藉,众人一个个都喝得东倒西歪,直至打了四更鼓才渐渐散去。
.....................
翌日,一大早便有袁术亲信到孙坚住处,邀他到府上议事。
孙坚匆匆梳洗毕,赶到袁术府上,便有家仆引路到书房,袁术早已经等在那里,见孙坚到来,急忙迎他坐下,唤人看茶。
“兄长今日传小弟前来,可是要商议出兵之事?”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