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初扬名
朝夕,很美的名字。小柔在望着宫门处的匾额,心里如是感慨道。
贵妃娘娘见到小柔的时候,笑的很温柔。亲自扶起行礼的小柔,问道:“最近都在做什么?是否闷得慌?大同那边,皇儿说不会有什么危险。”
小柔不知道贵妃为什么对自己特别关注,她向来凭感觉行事,贵妃真的是关心她,至于是否有目的,她猜不到。起码此刻她是真的关心,于是答道:“谢娘娘关心。不是很闷,安柔大多数时间都在写字,可以静心。”
贵妃闻言道:“是可以静心,我每天也都在写字,你要不要陪我一起写?”
小柔考虑了下,最后决定不花心思,贵妃都用“我”自称了,于是直接问道:“娘娘,安柔能问下娘娘为何独爱安柔,还是怜惜之爱。”
贵妃自嘲的笑了笑:“呵呵,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不会掩藏自己的心思,我也就这么大能耐了。我从二十一岁那年开始醉心习字,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年不间断的习字,才有了如今的成就。你如今的字,比我二十一岁的时候都要上好十分。可见你从幼年习字之初,就是认真习字的,什么样的生活逼迫一个孩童如此?若非无事可做,我绝不会下那么大功夫习字。”
小柔道:“娘娘想的,不全对。安柔习字是有无事可做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喜欢习字。”
贵妃轻笑道:“没想到我竟遇到个痴儿!”
“娘娘见笑了,我不是痴儿。安柔年幼之时,只能拘于一个小院子生活,有很多闲暇时间。但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琴棋书画,刺绣等等。我最喜欢的是习字,这才花功夫把字练好的。不是说字如其人吗?我这容貌,要是字没法见人,那就笑话了。”小柔脸不红,心不跳的道。
哪有她这般自夸的人?贵妃这下笑出了声:“是,确实需要把字写好。”
两人一起闲聊,习字,评字半晌,小柔在朝夕殿吃过午膳后方才离去。送小柔至宫门的是朝夕阁的刘尚宫,刘尚宫对小柔道:“娘娘已很多年如今日这般开心了,不麻烦的话,还请杨少夫人多来朝夕阁走动走动。”
七月初七,大同传来好消息,大辽兵马已暂停攻城,但兵马尚未离开西京。
八月二十八,京城接到大同府北疆大都督和枢密北面房马副使,被耶律础用计围困于西京外已有三日。
马副使见辽国多日按兵不动,借着本国兵马是辽国人数两倍,主张反攻大辽,北疆大都督张廷亮附议。七殿下裕亲王和郑明侯则不同意,虽然人数是对方的两倍,可是己方有一半人数不是正规军,跟大辽兵力不是1:1的关系。因张廷亮和郑明侯同级,张廷亮和马副使以裕亲王年轻,经验不足为由,而将裕亲王的建议忽略。此二人本就不是支持七殿下的人,因此不怕得罪裕亲王。
因此,大同府外还是大辽的兵马,大同府内,已经开始内斗了。皇上得知二人被困后大怒,立刻下了圣旨,任郑明侯为本次战役的元帅,为最高军事负责人。张廷亮救回来后再处置。
九月十九,捷报传来。骑兵厢将军徐明恭率,裕亲王和杨允之等人,领两万骑兵和十万步兵,攻破西京东城门,迫使耶律础回防,并在其回防的路上截杀了大辽五万余人。让张廷亮所率剩余十八万兵马得以活命。
在张廷亮带了一万骑兵,二十万步兵去西京南门之后,郑明侯推测,耶律础此刻应埋伏在南门之外,遂让徐明恭为主将,绕道攻打西京东门。
徐明恭今年五十有七,最早是步兵出身,四十岁后才转为骑兵,同去的十万步兵大将军何书成是他的徒弟。徐明恭行军打仗十分谨慎小心,不是员猛将,是个守城的好将领,攻城的低级将领。而他手下同去的骑兵将领,却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最大的不过二十八岁。郑明侯本就没打算真的攻下西京,以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只是起到骚扰作用罢了。张廷亮不值得救,但随他同去的还有二十万余兵马,他不能不想办法去救。
至于能截杀耶律础两万余人,乃是七殿下裕亲王之主功也。正值秋末,望着满地的枯草,裕亲王动了心思。难在怎么设伏!裕亲王带着杨允之等几十人,白天黑夜的观察了两日,第二日夜间,一行人在平云山脉下安营。杨允之和另外一个同伴寻来的树枝,瞬间起火,且火焰极高。反复试验几次后,确定树枝的不同。
最后,由杨允之推测是树枝上所带的黑色表皮导致的。于是众人在树枝附近寻找黑色来源。杨允之记起小柔曾经问过他,是否有人挖地下的炭。他当时不解的问,“地下除了了泥土和水,还有炭?”
小柔笑道:“当然应该有了。我们地上有的东西地下都得有,比如水,炭,石头,油。”杨允之当她胡扯,小柔确实故意夸大,这才说都得有,就是让杨允之分不清真假。她当时只是想知道如今的炭到底是怎样的,玉溪冬天不冷,河水未曾凝结成冰过,她没机会见识炭的模样,这才问杨允之的。
杨允之一说可能在地底下,裕亲王反应极快,命令一行人拿刀挖地。拿军刀挖地,这事估计也就他能干的出来。挖了不过两尺左右,确实有黑色水状东西涌出。取出一点,试了下,一点就着,裕亲王大喜,直呼:“天助我也!”
连夜回大营中,带来千人挖掘。可惜的是,并未得到太多的“黑油”。大概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