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第624章孙女婿

“啊!”老人家连这个都知道,可见对此非常的熟悉了。

难不成真的是我的伯公,陆支书在心里嘀咕着。

陆支书就这么被陆忠福给拉走了,关智勇赶紧上前跟乡亲们解释一二,“自己人,自己人。”心里嘀咕,老爷子已经到家了,不用这么着急吧!

这支书走了,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集中看向了副队长。

冬日里天黑的早,副队长于是大手一挥回村,村民们拿着手上的工具,锄头,扁担,铁钎,柳条筐等等,光膀子的小伙子们穿上粗布黑棉袄,回村。

对于陆皓思这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一路上都那么新奇,翻过前面的大山,就能看到一面上坡上,从上到下层层叠叠的房子簇拥在一起,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序。

外观相当的古朴,当然没有两层一上的房屋,从山坡上一直绵延道山沟之中。

陆皓思一见如此景观,顾不得疲累,立即便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照个不停,一边听着江惠芬唠叨。

“这槐树屯从明代就形成的自然村落,所以很清楚看见明清两代的壁画,捷报和建筑格局特点。当然还是有标语。”江惠芬看着白墙上用红字大大的写着:用******思想武装着我们的头脑……

又道,“建筑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有致。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副队长很讶异地看着江惠芬,显然很意外她知道村里的历史。

关智勇则接着说道。“这里还有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古碾、古磨、古井……”他来之前可是查了历史资料的,对村子里的事知之甚详。

陆皓思仿佛穿越了时空,感悟苍桑。信步其中,如品陈年老酒。

穿过圆弧型地石头拱门,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村里前后有三条石头街道。

江惠芬非常有感情地说道,“这里与北方大部分村庄相似。地主老财的宅院特别好,而农民、长工的房屋却很差,形成很大反差,而我们村由于在京郊,所以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尤其清后期有发家的大财主及举人老爷,故而每家都盖起青砖灰瓦四合院,三合院,可谓:整体精良。”

“呵呵……看得出来。”陆皓思轻笑道。

这些天除了游了京城知名的几个景点,其他的时候。陆皓思抱着相机,关智勇陪着她去四合院转了转。

经过关智勇的介绍所以对四合院有了详尽的了解。

关智勇笑着说道,“这里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等地方。

正房多大,厢房多大,门楼开在那边,中轴线在哪儿,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建筑思想相同。在工艺上也讲究干磨细摆,磨砖对缝。不同之处是,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中,内宅与外宅的中轴线上,不建垂花门,而建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东侧开二门。大门开在前院东南角。雨水从大门左侧地洞排出。”

副队长看他们这么有兴致于是说道,“我们这里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为四梁八柱,厢房为三梁六柱。墙体四角硬,房顶双坡硬山清水脊,房脊两端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条砖墙裙。门和窗的窗棂多富于变化:工字锦、灯笼锦、大方格、龟背锦、满天星、一马三箭、和斜插棂字等。地基四周全用条石砌成,房两侧墙腿下有迎风盖板,其石雕花纹繁多而不雷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纹或花卉吉语等。”

知道他们是来找陆青河的,所以副队长直接将人领到了支书家里。

陆皓思他们刚走进一座四合院的宅院里,就听见从正房里传来了嚎啕大哭声。

江惠芬与陆皓思赶紧疾步上前,“爷爷!”陆皓思叫道。

陆忠福不好意思地擦擦脸,“你们来的正好,惠芬给二叔磕头,皓思,这是二叔公,赶紧的。”

“福娃子,不兴这个了,不兴这个了,侄媳妇。”炕上的老人精神矍铄地摆摆手道。

虽然老人这么说,江惠芬和陆皓思还是跪了下来,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起来,起来,忠山赶紧把你哥给搀起来。”陆青河口齿清晰地说道。

陆忠福他们站了起来,陆青河道,“快,上炕坐,炕上暖和。”

亲人相见自是一番叙离别,期间夹杂着重逢的喜悦。

“没想到,你小子带着媳妇儿跑到香江去了。”陆青河笑道,“想当年你们走的时候,才刚刚结婚,年轻着呢?近五十年没见,你也老了。”

“二叔,没想到您的身体还这么硬朗!”陆忠福握着老人爬满皱纹的手道,“我还以为?”

“爸是军烈属,所以政府很照顾我们,我们没有遭受迫害啦!”陆忠山笑道,“而且这房子还是土改的时,政府分给咱们的,原来是举人老爷的家。”

“烈属?”陆忠福颤抖着嘴问道,“是谁?”

“和你同年的忠远,四五年小鬼子投降前夕,被狗日子小鬼子给?”陆忠山哽咽道,这话再也没有说下去。

“高兴的事说这个干啥?”陆青河抿了


状态提示:第624章孙女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