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科幻未来>狩宋>第两百章 四国的崩溃

与崔金元的会面,显然是政务院默许下的一次会面。

吴夏等人应该颇费了一些心思,因为这个安排是在高继冲决定调整东海战略之前,所以这实际上已经说明原本就并不牢固的高丽政权,已经有了崩溃的趋势。问题就在于渤海接不接收,如何接收。

要知道登州,渤海实际掌控了接近三年才正式接收,莱州也只是接收了一半,平原地区根本就没要。而如果渤海稍微努点力,莱州河以东,全部归属渤海几乎没有悬念。可是渤海就是没要。至于东丹,那是运气好,也因为那里根本就没几个人,接过来也就接过来。

济州接收也花了很多年。罗州现在虽然归属东海政务院管辖,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高继冲这一次与崔金元的会面,显然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就是高继冲暂时无意与接管高丽。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高继冲虽然不想接管高丽,却已经不希望高丽政权继续存在了。不接管不意味着不动手,不是吗?

除了崔金元,四国岛上的四国也让一些滞留在济州的商户想办法见渤海王一面。济州,往来客商躲不开的一个中转站,所以情报是封锁不住了,政务院就干脆没有封锁。

所有这些商户多半都与高世清有些交情。毕竟就算高世清与渤海王不是本家,总是姓高不是?

所以之后的几天,高继冲又见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物,有些甚至都没有说上几句话话,但是他们惊奇地看着跟在王婉容身后,背着一个小孩子的高悦。

村上天皇已经把悦子女王的画像送往了列国。他一方面想用渤海王把列国都聚拢在自己传统管辖范围,同时利用这些人形成合力向渤海要条件,当然也为了维持天皇的地位。

悦子女王被渤海王收为义妹,但是肯定不会成为王妃。

渤海王和王妃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

这个消息给外界很大的震动。各种议论都有,但是不管是渤海王府,政务院。还是王爷王妃本人都没有出来解释为什么。不过随着来打探消息的人增多,白氏认为这已经干扰到了王爷和王妃的生活。而七月,济州岛气温炎热,白氏建议返回旅顺。

刚进月初。东海舰队就遭遇到了最大的一次挑战,伊予岛和本州东部几个国家联合了三千多艘战舰对位于丰后海域的渤海舰队十艘战舰和一艘补给舰发起攻击。结果当然很惨,这些水军都是小船不说,又是各国临时拼凑起来的,各自为战。基本上没有相互配合。他们倒是抓住了补给舰火力较差、灵活性不够的缺点集中攻击,差点攻上了补给船,但是结果仍然是徒劳。

各国联军损失了数千人,之后在东海舰队的追击下,几乎全军覆没,三千人被俘,落水淹死的人不算。原本东海舰队还不敢进入伊予岛和本州岛之间的水道活动,这下好了,连海监船也在这个水道肆无忌惮地活动。村上失去控制的国家中,又多了伊予岛上的两个国家。三千俘虏被送到济州岛。然后分散到各地的建筑工地上去了。

同时出云国等关西各国为了维持与汉人的通商,宣布承认大周宗主国地位,并出兵逼迫村上天皇取消天皇的称号。

至于村上到时候是什么爵位,要听大周的诏书。当然本州各国还是认为单个小国没有办法在与商队经商是时保证自己的权利,同意村上为日本相当于渤海王这样的地位。

渤海王府同意了这一方案,但是拒绝了使者见渤海王的请求,说要见,去开封拜见大周皇帝陛下,献上自己的国书。

为了避免麻烦,高继冲提前离开了济州。

不过东海舰队并未放松对四国岛和伊予岛的封锁。

四国岛上的四国。最先妥协的是筑紫国,他们同意在筑紫国开放建设一个港口筑紫港,其实他们不同意也没办法,因为港口外对马岛、依岐和平户岛。靠近济州的五岛列岛全部都已经住上汉人,成为了商船的停靠补给点。

筑紫港,也是日本曾经委派管理整个四国岛的“太宰府”的所在地,也是历次遣唐使的出发地,最早叫做那之津或者博多港。筑紫国曾经统治了大半个四国岛,但是已经是秋后黄花。地位早就被丰国取代。它的复兴,完全是因为天皇的权威跌落造成的,原本它已经不存在了。

东海舰队介入,给了它最后一只强心针。因为它掌控着北海通向外海的马关海峡,所以受到的压力也最大。最先妥协的也就是它了。不过筑紫港的开放,也为四国的石炭和矿石销售打开了一条通道。可以想见,筑紫国和丰国的采矿业将会飞速发展。

丰后海战的胜利,原本只是在海上游曳,没有占据列国领土的东海舰队占领了伊予岛的佐田岬半岛作为东海舰队的一个基地。

这个地方距离丰国非常近,而丰国还在和东海政务院讨价还价。

伊予岛上原来也有四个国家,后来被降级为四个县,不过随后分为了伊予国和赞岐国。佐田岬半岛属于伊予国。上面有一个铜矿,所以也有一个简易的港口。商船穿过丰后海域的时候,经常在这个地方停靠。而伊予国由于直接面对着东海舰队的威胁,是这次联军中出力最多的一个国家,自然损失也最为惨重。它已经没有能力阻止东海舰队登陆了,更加没有能力应对随着商队蜂拥而入的“中土”人,因为在佐田岬的海军虽然是渤海王的人,但是商队可不是,大周、南唐、吴越甚至


状态提示:第两百章 四国的崩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