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生想上水泥厂的设想并不是不可以考虑,最捷径的就是收购一家条件不错的水泥厂,当然,在北阳甚至g省,这类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企。现在出面收购一家国企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至少要等上近二年。从九二南巡开始,国内经济就上了快车道,考核官员政绩的基本指标就是gdp。联投给市里及省里的报表添上几笔急需的数字,会受到更加的重视,再登上二年,十四大召开后,情况就会好更多。这些都不能跟傅春生讲,憋在心里也是相当的郁闷。让自己身上尽量打上外资(香港尚未回归,还算外资吧)的烙印,也算一种无奈的自保。
奶奶住在老宅,午饭便回老宅吃。那条黄狗怕是有十来岁了,也算高寿了,见了荣飞仍然摇头摆尾的表示亲热。狗的与生俱来的忠诚令人感慨,和朝鲜族的习惯不同,当地养狗是绝不会杀了吃的,一直到老死埋掉。
站在院子里逗弄了一阵黄狗,荣逸挑帘子出来,“真是你啊,奶奶正念叨你呢。”荣飞赶紧进屋,屋里的光线比较暗,温度也低,身上的热劲一下子落下去,说不出的舒服。
“小飞-----”从厨房里出来的老太太叫道。
“奶奶你怎么亲自下厨呢?我不是让你给奶奶临时找个厨子吗?”荣飞对弟弟说。
“奶奶她不让啊。”奶奶回来前荣飞曾叮嘱过荣逸。傅家堡南头新开了四五家小饭店,随着大量务工人员的进入,饭店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找个厨子不是难事。
奶奶喜欢家常便饭,更喜欢自己做的面食,注重调味,但对菜肴的要求很低,荣飞是知道的。他主要是怕奶奶年纪大精力不济。果然,“我还没到让人伺候的时候,该自己做的就要自己做。”
“奶奶你年纪大了,需要习惯别人的照顾。”荣飞说。其实奶奶是享过福的人,就她那个时代算是富家子弟了。看看母亲仍在使用的造型精美的红木梳妆台就知道奶奶的家境,因为那是奶奶的陪嫁品。父亲迷恋上收藏后曾请人到家估过价,人家给出3000元的高价,抵得上一台大屏幕彩电了。当然父亲此时不会拿其去变现了。
“照顾啥,自己动手最好。”老太太张罗着去厨房为荣飞弄饭。荣逸说他来吧,将奶奶拦住。
午饭荣逸一般都过来,荣飞发现弟弟身上多了些沉稳,看来岗位磨人。侧面打听荣逸在采购副厂长的位子上口碑倒不坏,这点令荣飞欣慰。血浓于水,骨子里荣飞对弟弟的信任总超越他人,如果荣逸练出手,按联投目前的发展态势,好多岗位都可以上去。
“据说区分局准备在傅家堡设派出所呢。”荣逸端出两碗面条,递给奶奶和哥哥,小菜只有两盘,一盘蒜泥黄瓜,一盘酱猪头肉。
“那是好事。”傅家堡的发展总给政府看在眼里,春风化雨,无声无息,荣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太太看荣飞狼吞虎咽,“小飞,奶奶喜欢的就是你这点,有钱了也不要学着讲究-----”荣飞知道爷爷奶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屈能伸,当年爷爷也算小有成就,回村后务农也没有什么受不了。
荣逸端了自己的那份出来,“哥,我想跟你说个事。”
荣飞将空碗放下,取过水杯喝水,“说吧。干吗神神道道的?”
“让晓敏出来到联投工作吧?”
“唔?”荣飞看着弟弟。不用问,当然是因为收入问题。现在的事业单位寡淡的很,干部子弟多往企业跑,就是北重那种效益并不算好的企业中也安插了不少干部子弟,再等一半年,他们就纷纷离开了进入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了。
“如果是因为薪酬,我劝你们慎重考虑一下。工作的目的不全是挣钱。黄晓敏在电视台不是干得很不错吗?”
“不为挣钱。她那个领导操蛋的很------”荣飞凝视着弟弟,不知道弟媳在电视台受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知道弟媳已经有了身孕,“需要我出面也行,如果执意要出来也可以,干脆等孩子生了,到公关部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