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开国功贼>第三章 朝露 (七 下)
了……”

“是属下力劝他停止出兵的!”魏征不敢让魏得深一个人把责任全扛了,主动承认是自己干扰了对方的指挥。

元宝藏微微冷笑,“他倒是能做到从谏如流。可弟兄们的士气可曾考虑过,这么大一个贵乡城,人多眼杂,仅仅控制住摆在明处的几个贼人的眼线,消息能藏得住么?一旦贼人有了准备,还会被他打个措手不及么?如果老夫与他易地而处,定然先拿下你,然后立刻出兵,把队伍摆到漳水河边再行悔过!”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很多魏征都没考虑到的问题,元宝藏全考虑到了。此刻一一罗列出来,令魏征根本无法替自己和同僚开脱。好在他也是个有担当的,在马车上长身正坐,拱手道:“听大人如此一说,属下方知自己做事鲁莽。请大人千万不要责怪德深,属下理应与他共同受罚!”

“老夫说过,不想责怪任何人!你们都不是领军之才,赶鸭子上架,实在是难为了你们!”元宝藏叹了口气,搀扶住魏征的手,轻轻拍了拍,低声安慰。“老夫只是就是论事,不看好德深此行罢了。况且他即便侥幸捞到了便宜,剿灭了张贼。按照朝廷的规矩,咱们武阳郡的兵马也不能在武安、襄国两郡长驻。而两郡东部各县落入贼手太久,人心已乱。只要官兵撤回来,用不了太久,自然有人去填补张金称留下的位置。也许是王金称,也许是李金称,不过换了名字而,做得还不都是同样的事情!”

闻此言,魏征对元宝藏愈发感到佩服。点点头,低声道:“那还真不如让程名振赢了,好歹他做事还有个节制!”

“唉!”元宝藏一声挨一声叹气。“至少他行事有章法可循,不像张金称那样由着性子胡来!”

“如果…….”猛然间,有灵光在魏征心头一闪,他瞪大眼睛,试探着道。

“不可!”元宝藏立即出言打断,“玄成所想之事,老夫也想过。此刻我等只能隔岸关火,绝对不可胡乱插手!”

“也倒是,毕竟我等为官,对面为贼。彼此势不两立!”魏征的眼中的火焰立刻熄灭了,苦笑着道。他刚才想到的是个馊主意,就是武阳郡出兵去威胁张金称的侧翼,帮助程名振渡过眼前这一劫。过后凭着这番相助之义,也许能招安程名振,或者让他以不再骚扰武阳郡为承诺还了这份人情。

但这主意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实际上却万万做不得。甭说做了后会被国法追究,即便是自己的良心,也会日日受到煎熬。

仿佛又猜到了魏征的想法,元宝藏淡然一笑,用嘲弄的语气说道:“老夫倒不是看中这官贼之别。陛下常年不理政,朝中奸佞当道,底下污吏横行。这官把贼的活都干了,也没必要再跟贼人势不两立了。”

好在是坐于马车里边,魏征不至于惊诧地跳起来。在他印象里,顶头上司元宝藏虽然为人圆滑,对朝廷却一直忠心耿耿。此刻突然从对方嘴里听到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实在令其有些措手不及。可转念一想,也就明白元宝藏为何如此愤懑了。

老人家分明是已经彻底对朝廷绝了望,不再打算把自己绑在这艘烂船上了。皇帝陛下刚刚停止了东征,便立刻去北边会盟突厥。算起来,连续四年,总计在东西两都也没呆上六个月。即便是在那仅剩下六个月里,皇帝陛下也没心思理会朝政。反而不是找找这个祥瑞,就是搜搜那个吉兆。弄得很多地方官员根本不做事,天天想方设法四下搜罗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以求晋身之阶。

想到这些,魏征也有点儿心灰意冷,叹了口气,低声问道:“那大人是因为什么不愿意在张金称的侧面给他一下。咱们送份人情给程名振,事后多少也能收获些好处!”

“老夫为难就为难在这儿!”元宝藏继续唉声叹气,却不肯把话说清楚。“明里,老夫是官,他是贼,老夫不能帮他。暗里,老夫若帮了他,唉…….”

“大人…….”魏征正准备继续追问元宝藏有何为难之处,看看自己能不能帮忙出主意解决,马车却已经行使到了郡守衙门。宾主二人理智地闭上嘴巴,下车,并肩入内。待走到书房,却失去了刚才的气氛,一时无法把话题再继续下去了。

“如果大人不方便出面的话,还是像先前‘养虎吞狼’之策一样,由属下代为……”魏征犹豫了片刻,试探着说道。

元宝藏轻轻摇头,背对着魏征,目光落在了书房内的一幅水墨画上。画中是一处崇山峻岭,嶙峋的山石间,隐隐有白雾飘出,仿佛里边藏着无数神仙鬼怪般。

以前魏征常来元宝藏的书房,却很少注意这幅画。此刻怀着心事细看,突然发现画里画外都好像别有深意。按照落笔的技巧和用墨的浓淡来看,此画算不上什么佳品。除了画侧几行小字写得颇有功力外,几乎再无令人可称道之处。

但这样一幅画,却被元宝藏当成了宝贝挂在书房的墙壁上,根本不怕人嘲笑他不懂得欣赏。魏征得不到元宝藏的回音,只好继续从画中挑其值得收藏的地方,顺着字迹向下看,却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私章。

私章用得是梅花古篆,笔画弯弯绕绕颇为复杂,很少人能认识,会写的人更少。但这一点儿难不倒魏征,他略略留神,目光立刻像电一样凝聚了起来。恰恰元宝藏在此时回头,眉毛向上一跳,低声追问道:“玄成可知道此画何人所作,收藏他的原主人是谁?”

刹那间,魏


状态提示:第三章 朝露 (七 下)--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