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科幻未来>明末传奇>第七百九十八章 并非声东击西

整治大运河的攻城,春节之前就开始了,具体负责这件事情的是南京吏部、南京户部、南京工部、南京都察院和漕运总督府。

各部门的分工非常明确,吏部重点负责各级官府的调配事宜,户部负责拿出来银子,工部负责具体的整治事宜,都察院负责监督施工过程是否有贪墨等事宜,至于说漕运总督府,则成为了牵头的部门。

郑勋睿下了如此之大的决心,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要知道以前朝廷整治大运河,负责的无非是工部,加上地方各级官府,不过也有人看出来了,郑勋睿是真正想着好好的疏通大运河了,这些年以来,大运河的淤堵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问题,漕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停止了漕运,一方面开始大规模治理大运河,而且集合了很大的力量,投入了两百万的白银,看来是想着彻底整治大运河了。

不过此次整治的大运河,仅仅包括从浙江到山东这一段的距离,也就是从南面的杭州开始,到北面山东的德州,至于北直隶境内的大运河,暂时不会治理。

明眼人就能够看出来,整治这一段大运河,得到好处的是南方大部分的地方,包括北方部分的地方,可北直隶与此次的整治没有丝毫关系。

人员方面,被擒获的流寇俘虏,全部加入其中,此外采取招募人员做工、给付工钱的方式,保证重点河段做工的人员充足。

整治河道与春耕生产有一定的冲突,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在秋收季节之后,也有人建议在秋收之后整治大运河,但郑勋睿不同意,他认为不能够继续耽误时间了,越是朝着后面拖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越多越大,到时候耗费的钱财也更多。

整修河道的人员以流寇的俘虏为主,只不过在某些特殊的工程段。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需要招募部分的百姓参与,这与春耕生产的冲突不是很大。

郑勋睿很关心大运河的治理,亲自过问。且全面负责大运河整治的并非是漕运总督曹驰,而是南京吏部尚书周延儒,毕竟曹驰的资历不够,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就连徐望华等人,都有些看不懂了。要知道郑勋睿的重点精力,应该是放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征伐事宜上面的,不管怎么说,浙江总兵黄得功麾下有近二十万人,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再说郑家军征伐浙江总兵黄得功,这件事情需要找到充足的理由,否则很容易遭受到外界的猜忌和质疑。

徐望华等人也看出来了,郑勋睿对郑家军的掌控是异常牢固的,不管是南京的六部等。还是各地的巡抚,都不得随意调动郑家军的一兵一卒,除非是得到了授权,郑家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万人,陕西驻扎五万人,山东驻扎五万人,湖广驻扎一万人,四川驻扎五千人,南直隶驻扎八万余人,兵力的驻扎方面不是特别合理。但也是因为目前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依照郑家军的实力,已经可以开始图谋大明整个天下了。

郑勋睿的意图是首先彻底稳定南方,接着图谋北方,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如今的北方已经乱成一锅粥,没有必要搀和进去。

不管对郑勋睿的决定是不是理解,徐望华等人都是要按照执行的。

周延儒等人的重点精力投入到大运河的治理之中,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郑家军出征的筹备之中。

南直隶如此多的动作,引发的波动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裁撤南京京营、锦衣卫。将驻守南京的太监悉数都软禁起来的措施,可谓是捅破天了,不过如此大的动作,没有引发皇上和朝廷过激的动作,只是朝廷下了敕书,斥责郑勋睿的做法有违祖制,不能够得到承认,其余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了。

这不免让人感觉到好笑,难不成郑勋睿还会遵循什么祖制,人家在南直隶什么事情不敢做,早就不在乎什么祖制了。

郑勋睿的一系列举措,也让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读书人逐渐看清楚了。

大明读书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南直隶和浙江等地,这些地方的读书人考中举人和进士的也是最多的,朝廷之中的一半以上官员,都是出自于南直隶和浙江等地,所以说南直隶的士大夫势力是最为强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林党能够在南直隶快速壮大起来。

郑勋睿在南直隶的雷霆动作,曾经让不少的士大夫反感,甚至暗地里做对,可惜的是郑勋睿丝毫不在乎,人家有的是办法应对,那就是拉拢一部分,狠狠的打击一部分,不理睬观望的那部分,结果没有出现什么巨大的波动,也没有出现伤筋动骨的事情,东林党这个在南直隶影响非同一般的集团,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南直隶的士大夫乖乖的听话了,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一味的反抗带来的是悲惨结局。

随着郑勋睿的动作越来越多,不少的读书人开始反思了,尽管他们的特权被剥夺了很多,特别是在缴纳赋税方面,与寻常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不过南直隶越来越富庶,老百姓愈发的稳定,各级官府做事情也是尽心竭力,官吏的作风有了巨大的变化,一股从未有过的新风扑面而来。

这样的一股新风,就是大明王朝彻底振兴的希望。

读书人开始慢慢的倾向于郑勋睿,认为朝廷的确存在诸多的问题。

但这个转变的速度是很慢的,很多的读书人依旧坚持正统的思想,他们不认为皇上有什么问题,只是认为


状态提示:第七百九十八章 并非声东击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