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身人口数量上的不足不够征召足够的兵员组成常备军之外,另一种就是自身愿意参军的人民根本不够组建常备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整个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各个城邦共和国,依靠地中海贸易圈从而发家致富财大气粗的意大利人们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贸易、商业、手工业和金融领域之中,战争方面的事情就全部交给雇佣兵去做了......虽然意大利各个城邦共和国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城市民兵部队与少量的封建采邑骑士,但他们也只是要比欧洲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其他王国与势力的军队相比武器装备更加精良而已,论作战经验与作战韧性来说也就只是米兰公国军队还算不错,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化程度极高与商业贸易发达的意大利城邦逐渐衰弱并积弱几百年直到近代才得以统一的最主要原因,并不特别重视自身军事实力与国家常备军建设的国家级商业势力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因此一蹶不振,历史已经证实了无数次了。
不光是主要常见的人口问题,因为传统的封建采邑义务兵役制的限制,按照相应的条例与誓言,一名得到了一定封地的骑士在一年内只需要给自己的领主服役四十天的出战,一年里剩下的其他时间里他的领主是不能要求手下的骑士们或者其他小贵族们为他无偿服役的;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战争完全不是四十天就可以搞得定的,所以雇佣兵就开始大行其道,充斥于大小贵族们的军队之中,甚至是国王的军队里也是如此——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英格兰王国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英格兰国王会向自己手下的骑士们与大小贵族们征收免服兵役的“盾牌税”,转而用这些税金去雇佣雇佣兵:这倒不是说英格兰王国不会采用封建采邑军队,而是说很多情况下雇佣雇佣兵作战的成本远比花费时间与精力征募召集封建采邑军队要低得多,也只有在类似于全面进攻他国或者发动十字军的时候才会大规模动员封建采邑军队,平常的小规模战争中,召集来的封建采邑军队、强行征召的平民部队与花钱雇佣的雇佣兵组成了交战双方的军队。
刨去封建采邑军队的一些常见问题之外,由于长距离征战所带来的兵力补充整编困难,因此就非常需要雇佣兵来作为军队的补充:这一点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历次十字军东征之中,来自欧洲各地的十字军部队都会征募其他小股的十字军部队或者朝圣者补充军礼,甚至也会在当地招募本土雇佣兵,绝大多数情况下信仰冲突都会在金灿灿或者银闪闪的钱币面前消失不见;除此之外,唐军在西域和阿拉伯军队交战的时候,同样也有大量的葛逻禄雇佣军与拔汗那雇佣军,来弥补自身军队的警戒部队与轻骑兵轻步兵部队。
最后一点,那就是因为雇佣兵本身战斗力方面就相当可靠与值得信赖:虽然由骑士与平民士兵组成的封建采邑军队也很强大,但问题就是封建采邑军队的召集过程缓慢、服役时间有限与其军事素质参差不齐;至于雇佣兵,他们则可以随时应战,并且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欠缺训练与装备的民兵们往往很难抵御敌方骑士或者重装骑兵的冲击,而雇佣兵中的轻重步兵在历次战斗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良好的协同配合,使得他们有很多方法去战胜敌方的骑士或者重装骑兵,因此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欧洲各国的封建采邑制度开始逐步瓦解,而具备了职业化军队色彩的雇佣兵则接过了大旗,成为这个时期欧洲各国军队的主力。
至于战斗方面上,来自于不同地区的雇佣兵彼此之间的作战风格相差很大的,使用的战术体系也不尽相同,然而还是有一个总的趋势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擅长迂回包围作战、集中兵力攻敌弱点、以最少的代价夺取会战的胜利、厌恶而且尽可能回避正面作战以及偏重精巧的谋略与虚张声势的战术,使得战争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类似于下棋一般博弈游戏——这倒不是说他们不会参加到正面战场上,而是说他们更擅长一些精细的战术施展以及其他方式的作战,即便在正面战场上他们也有不少极其实用的作战手段,使得他们在战场上的生存率与获胜率大大增加。
欧洲中世纪晚期的雇佣兵的战场表现则就越来越符合雇佣兵其一贯的作风了:除非有必要,否则雇佣兵几乎从不会在晚上作战,并且每年近乎全部的雇佣兵都会心照不宣地进入冬歇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雇佣兵领导者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己方的伤亡,而从雇主那里尽可能榨取更多的财富,甚至交战双方的雇佣兵领导者们相互串通合伙欺骗各自雇主的事情也都是有案可查的。
到了欧洲中世纪晚期与文艺复兴时期,雇佣兵们已经彻底正规化,不少都拥有自己专门的公司,各个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商人、银行与商业行会也参与其中,可谓无孔不入——他们不仅会提供可够雇佣的职业士兵,还能够提供扈从、武器装备、马匹和资金,好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使得雇佣兵越发地职业化与正规化,并且雇佣兵的兴盛也间接刺激到了各种新式武器与新式铠甲的出产与推广,通过战争将种种新型的武器装备介绍到了世界各国,无形中还推动着工业的发展,刺激了科技的进步,这可是绝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