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并没有什么啦!冯大叔!”听到冯龙德这么郑重其事的话语,初音未来赶紧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对了冯大叔,关于华夏晚清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方面的话题......冯大叔你还有什么没有提到过的因素吗?”
“嗯,这个的话,让我想想......”冯龙德抬起双手挠了挠自己脑袋两侧的太阳穴,倒不是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而是他之前说的内容实在太多,不好好捋清的话太容易说出重复的内容了,“好吧,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关于如何学会妥协以及利益共享——当明治政府建立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明治政府对德川幕府进行了所谓的清算、打压或者毁灭......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幕府成员只要顺应了历史发展向明治政府投降,基本上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比如说幕府重臣胜海舟,他一直被奉为现代日本海军的创立者和保护神;而当时的幕府末代将军则在投降之后受封公爵跻身华族(日本对于贵族的称谓),终其一生都得到了国家供养......相应的,日本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同时所花费的成本最小,近其可能快速地团结起来,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维新自强上;而华夏呢?康梁维新为何会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夺权在先,维新在后——在短短的一百余天内就颁布了将近一百八十余条诏令,却几乎无一具备可实际操作性......唯一的成果,就是借着变法之风,变法的康梁门人们乘机求取功名,一时间康党满朝堂都是,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不是花在如何将变法落实下去,而是想着怎么个斗倒守旧大臣让自己掌权,因此这种争权夺利的举动直接彻底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并且不死不休。而且在守旧大臣们反扑的时候,帝党或者说康党们不是想着己方团结与向对方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却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慈禧,不惜鼓动军队兵谏打算逼迫慈禧下台......其实,在这种危机时刻,光绪是否应当以过人的度量,以亲情为桥梁去化解他和慈禧间的政见之争?如果真的已国事为重而不是以个人私人权位为重的话,事事请示又何妨?如果能让慈禧清楚地明白,维新不是打算夺了她的权,维新也不是要大清血流成河,维新更不是马上叫旧臣元勋立马打铺盖滚蛋,而是把大清这艘破船继续能浮在水面上开下去。如果再不补救、既得利益者不去放弃部分的利益来保存其他部分的利益的话,那么就只有舟毁人亡了......只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明白,朝堂之中的开明之士自然就会理解,并且在当最大限度团结和拉拢了人的前提下,还能发愁事情办不成?事实上,维新本来是有很多人支持的,两湖总督与清流之首张之洞很早就加入了康梁强学会,并且还有捐钱、铺路等等关照;湖南巡抚陈宝箴则明确上书支持变法,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更是在慈禧面前自称康党......这还不算什么,如果变法形势确实有利的话,新军改革的最大成功者袁世凯更是会双手赞成维新,否则他的新军该如何名正言顺代替旧式的清朝军队?然而呢?然而历史却是没有‘如果’的,正是帝党把争权夺利的重要性放在维新之上的缘故,维新这锅本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文火才能慢慢熬成的粥,愣是被这群急于夺权的帝党们用猛火给烧糊了外加烧穿了锅底,只留下了百日唏嘘与六颗血淋淋的人头......但凡是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各种维新改革,说句大白话,难就难在了各方利益的再分配,而日本成功就成功在他们直接处理好了利益再分配的问题,而华夏失败就失败在了各方利益的再分配根本就没有分配好,最后的结果就只能大家一拍两散接着你死我活,倒了大霉的不光是这层这帮子家伙们不说,最苦的还是下面无辜躺枪的老百姓们,还白白浪费了一个民族至少十几年的发展时间......”
“也是啊......以前似乎听谁说起过,正常的内斗会增加一个民族的竞争性,但是过于频繁的内斗就只能产生大量毫不必要的内耗......”听完冯龙德所说的之后,初音未来点了点头,她记得曾经八云紫在她们家做客闲聊的时候好像说起过这方面的事情,应该那回是见证了这一纪人类文明全部过程的八云紫的闲扯淡来着,“我记得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最终在保留了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现代化;而华夏张口闭口总是上下五千年,结果却是传统的东西就几乎没留下几样,现代化更是遥遥无期,也就是新华夏建立之后才总算开始了正常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还是由于前面耽误浪费了太多无谓时间的缘故,现在的华夏似乎还是有一定差距啊......”
“有差距并不可怕,现在华夏的发展速度也有够惊人的,否则也不会是联合国五大流氓之一了,对外也不是那么怂逼了,起码软中带硬,并且也有不少实打实的方面。”冯龙德哼了一声,虽说今年的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待在幻想乡内,但是自从八云紫在条顿营地所属范围内开通了高速无线网络之后,他也没少在休息的时候通过网络了解外面世界的时事状况,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