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形态,一直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革新。

人类历史上有过所谓的排队枪毙的年代,顾名思义在这个年代中交战双方会排排站拿枪互怼,看起来就像在比拼谁先死完一样。

前宇航时代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战斗蠢爆了,并且幻想自己回到过去之后,能用后世的战法狠狠的教训“古人”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这是痴心妄想,排队枪毙时代的滑膛枪因为弹丸在枪膛内其实是在枪管内壁之间来回弹射着前进,所以出膛时的飞行方向有巨大的随机性,因此滑膛枪在十米的距离上要杀伤人就基本看脸了,打不中太正常了。

武器的局限性使得那个年代必须采取排枪阵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火力来杀伤敌人。此外,当年的社会构成也决定了排枪阵是最适合当时的作战阵型。

因为那时候民族国家尚未形成,基层士兵不具备为国而战的内在动因,他们大部分是被抓丁抓来的农奴,少部分是为钱而战的雇佣兵。由这种人构成的军队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只有置身于军阵中,让人感受到“团体”的存在,才能保证他们不逃跑。

所谓排队枪毙时代,战争的阵亡率其实不高,因为大多数时候对射持续不到第三轮射击,其中一方就会因为士气崩溃而开始溃败。因此那时候还普遍采取多层军阵,第一层溃败之后由军官维持士气的第二层阵线上前开火。

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早期,法军之所以横扫欧洲,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法军基干力量构成变成了刚刚分到土地的小农和刚刚获得政治权利的城市资产阶级。加上反法同盟的存在使得法兰西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法军的基干部队拥有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的旧式军队不具备的主观能动性。

当时整个欧洲只有比法国更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军队中拥有大量城市小资产阶级子弟的英国陆军能在陆地上和法军玩步兵对碰。

到后来随着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加上民族国家的形成,基层步兵开始拥有越来越强的作战能动性,加上战场火力密度的上升,整个战争的形态才发生了变化。

所以战争的形态,永远和武器以及社会制度息息相关,每个时代的战争形态必定都是最适合那个时代的——因为当它不适合的时候,就会被更合适的形态所淘汰。

比如古代的马拉战车,当马镫开始普及骑兵成为战场机动力量的主宰之后,战车就被淘汰了。再比如传统的步兵波状冲击,在机关枪和铁丝网普及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现在,一个淘汰旧的战争形势的机会,正摆在林有德面前。

现代宇宙战的战争形态,有点类似于当年的帆船海战。双方的战舰都非常巨大,拥有相当强力的护盾,因此为了高效的击破护盾双方都广泛采用质量兵器。能量武器在面对护盾的时候,不管是以单纯的过载护盾为目的直接照射,还是以突破护盾为目的一点突破照射,攻击方消耗的能量和防御方护盾的容量基本是一比一置换。比如用广域照射武器对护盾投射100点能量,就会消耗100点护盾容量。再比如用一点突破的集束能量武器投射100点能量,一半穿透了护盾射在外壳上,那对护盾容量的消耗就是50点,不会消耗更多。

质量兵器却不一样,尤其是在同时有不同速度和质量的质量弹头在轰击同一个护盾的时候,护盾的消耗往往大于攻击方投射的能量。

因为护盾只有在应对处于最佳迎击范围内的质量武器,才能做到护盾容量和弹丸动能的一比一置换。

比如护盾被设定为迎击质量m速度2v的弹药的时候效果最好,那这时候如果有质量2m速度v的弹头命中护盾,就会对护盾容量造成超过弹丸动能的伤害。

现代宇宙战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个技术基础上,协调不同舰只发射的不同速度和质量的弹丸集火一艘战舰是舰队战中制胜的关键之一。

这时候意大利炮这种能量投射量已经大到可以直接用一比一能量置换穿透对方护盾的东西,可以说改变了战场,这也是企业号从以后无往不利的关键点。

而企业号拥有的第二件武器,能够直接无效化护盾,这也是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革命性武器。

林有德实际上捡了两个超级宝贝在手上。

然而第二件武器本来是实验装置,所以作为武器有着巨大的缺陷:不能只伤害敌人。双方护盾都过载的情况下,大家实际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企业号不过是得到了一个以小博大的机会,而完成这种以小博大靠的是过载对方护盾之后的全舰跳帮战。

跳帮战是现代宇宙战争的第二种重要的作战形式,一般认为现代宇宙战舰在失去护盾之后都很脆弱,但实战中经常有战舰能撑到护盾重载完成。一旦护盾重载完成,敌舰就近似于满血复活,这就迫使交战双方绞尽脑汁在敌人护盾过载的时候给对方造成尽可能多的损伤,这样对方满血复活之后战力会打折扣,先让敌人护盾过载的一方就依然有战场优势。

所有这些增加敌人伤害的方式中,跳帮战相当的重要。

一旦跳帮的精英战士表现出色,就有可能直接废掉敌人的战斗力,甚至俘获舰船。

宇宙战舰对每一个种族来说都是贵重的资产,能俘获自然比纯粹的击毁要好。

此外,跳帮还可以在对方护盾没有过载的情况下靠战斗艇降落来实现,对整个战局有着重要的


状态提示:84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