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讨论的焦点也集中在这资金问题上。
贾保焕的设想是,多方筹资。
他说,争取上级支持是一个筹资渠道,市财政拨出部分资金也是一个渠道,其他各县(市)再上调部分。
他说,我们还可以向外地的青山市人提出倡议,让他们支持家乡建设,筹集一部分资金。改革开放这些年,青山市人在外地做生意的人不少,也有很成功的,我们可以动他们捐助。
副书记提出疑问,这种筹资途径能筹集多少?一两百万应该了不起了吧?一两百万相对一个亿而言,算得了什么?何况,现在的预算还不止一个亿。
贾保焕笑着说:“你是不是太保守了?”
副书记说:“可能我太保守,但我还是觉得,这不能作为筹资的主要渠道,或者说,这种筹资方法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李向东对青山市人了解不多,但在市县,或者说在地级市,每一次搞这种大型建筑项目,总能得到海外乡亲的支持,海外乡亲捐资的金额总能占一定的比重。如果是一两千万的工程,也会出现好几个海外乡亲乐于独自捐建的竞争局面。
大书记支持贾保焕,说:“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筹资途径。”
他列举了地级市的情况,并说,在这方面,向东同志最有言权。他们市县的许多公益建筑项目就是动在外乡亲捐助的。他用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向东同志在市县当书记的时候,轻松得很,搞这种建筑项目,寄寄倡议书,动动华侨,那钱就从国外飞回来了,市财政几乎就没在这方面化过一分钱。
副书记说:“那是海外华侨,听说,市县的华侨多是在美国加拿大的,用的都是美金加币,一块钱等于人民币好几块。”
他说,我们青山市在外的人,了不起也就在深圳,用的也是人民币,这一块钱还是一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