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堪称生化武器的鲱鱼罐头相比,只是硌牙累腮的熊猫窝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人常说臭鱼烂虾,就是因为鱼肉富含蛋白质、水分和微生物,相比鸟兽肉类更加容易腐烂变质释放氨气等刺激性气体。
不过俗话又说,臭鱼烂虾救饭冤家,这是因为细菌分解鱼肉时会产生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当舌头检测到它们,身体就会行动起来大喊“要要要!我要!”然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明明闻起来臭臭的,可就是好吃的停不下来”的状态。
臭豆腐、日本纳豆等发酵食品的独特魅力便在于此。
因为奇臭无比而闻名全球的鲱鱼罐头也是如此,只是它的确太臭了些。
北欧波罗的海西岸的瑞典人每年4月份捕捉产卵期的大西洋鲱鱼,将其切段后用盐水处理一下装进罐头里面让其自然发酵4个月,到了8月底就可以开盖享用了。因为长时间的自然发酵,这款罐头里面充满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各种氨基酸与维生素,同样也充满了各种臭味气体。当打开罐头时,其内部的混浊液体会在气压作用下喷溅几十厘米距离,很容易粘在衣服头发和墙壁上,所以瑞典人都是在草坪上享用这款民族美食的。
当然,对于瑞典以外的歪果仁来说,他们品尝鲱鱼罐头更多是为了猎奇,是为了体验传说中天下第一的超强臭味而来。特别是在线视频和在线直播流行以后,作死试吃鲱鱼罐头就成了网络主播们自娱娱人的流行项目,蜜蜂正是注意到这个趋势,才特地订购了一千多罐这种罐头。
和高温消毒的烟熏油炸罐头不同,鲱鱼罐头是“活的”,内部的细菌每时每刻都在分解鱼肉产生更多臭味气体,而马竞他们品尝罐头时已经足足发酵了9个月,即便保存时刻意降低气温以延长保质期,但依然无法阻止罐头盖子在气压作用下凸了起来,里面的味道就更加不用说了,好在经过检测并没有坏掉还可以入口。
当时为了对付这款“传说级生化武器”,马竞他们还专门把人拉出年会会场,让大家在一处比较偏僻的草坪上开盖品尝它们,结果不少人呕吐晕倒洗澡洗衣服不说,那块草坪即使两个月后还能闻到隐隐约约的酸臭味。
不过付出也是有回报的,当初“蜜蜂年会庆祝之千人同尝世界最臭鲱鱼罐头”直播就收获了百万级别的同时观看数,事后上传的剪辑版视频在接下来11个月里更是收获了过亿总点击。就连吉尼斯出版社也来凑热闹,给蜜蜂颁发了一个“世界最多人数享用臭味食品”的世界记录。
正是因为这次活动实在太过成功太过富有话题性,所以大家才会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时对其万分期待:这回蜜蜂又作什么死?
然而这一次蜜蜂却让网友们失望了,多个渠道的爆料显示这次准备的只是带有弹孔装饰和亲笔签名的椰子食品,除了趁机黑了一下菲国糟糕的治安以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看点爽点。
实际上,马竞原来的计划是组织大家集体吃书,既有噱头看点还能顺便安利一下老婆的可吃书概念,但是这个计划刚刚放出口风就在内网上就掀起了一股风波,有人匿名发帖把他喷了个爽。
内网当然是实名制的,一人一号绑定姓名照片工号职位职务,身份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只是这样一来大家也就等于是置身透明世界,说话发言要考虑后果要顾及别人的看法想法显得不够爽利,以至于很多人嫌麻烦特地跑到glassdoor或者朋友圈或者同业群等处吐槽释放压力。
这样他们倒是爽了,但对于公司却不是什么好事情,负面吐槽有可能影响声誉形象不说,一些随意发言还有偶然泄密的风险,所以后来特地给内网论坛增设了匿名版“树洞”,吸引大家回到内网吐槽同事上司和公司,并且对gd和朋友圈进行了一定限制。
“树洞”版的发帖编辑器是特别设计的,能够自动识别并提示文字中的关键信息,还能够转换语言措辞,从而在隐匿用户名之外还能隐匿“笔迹文风”,有效保护发帖回帖者的身份信息。通常只要没有严重人身攻击或者引发内部矛盾并最终引来高层调查,这些匿名帖子就都不会牵扯到发帖人。
匿名帖子当然不可能真的完全匿名,发帖人固然可以主动调高查看等级避免暴露,但是却无法限制马竞。只是这样一来会在帖子上留下“马竞(三菌大元帅,集团董事长)查看了本帖隐藏信息”的痕迹,除非他登录另一个超管帐号临时赋权。
不过在看完帖子后,他并没有动用这个权利,而是直接通知行政部取消了原本的计划。
人家骂的有理有据,马竞辩驳不能,自然只能取消了事。
当初那次千人同尝活动,大家其实是被马竞给坑了。在此之前,鲱鱼罐头固然在网络走红,公司众人却是只闻其名没人试吃过这玩意儿,除了马竞。
正是马竞给大家看了一份亲自试吃视频,表示这东西虽然有些臭,但是和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才最终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虑,使得他们勉强同意计划。
然而,马竞却是可耻地作弊了。
他的确是随机吃了一整罐罐头,不过在试吃时却通过e7u关闭了大部分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