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眼下匈奴依旧甚无动静,恐怕对方不会在今年出兵了。”
在张嘉师的主位下方,一个坐在左列中间的一个文臣打扮的官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嘉师以及其他被张嘉师召集的人员听到这么一句话之后,心情也很是复杂。
毕竟在眼下这么一个时期,匈奴人似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动,自然也不太可能在这一段时间就发起对大秦帝国的攻势。
固然,有一句话叫做秋高马肥,而眼下,也不过是大秦帝国二十年,秦三世六年的十一月上旬(公元前201年8月),距离秋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根据很多情报显示,匈奴人依旧没有对大秦帝国进行军事行动的计划。这一点无疑是让很多人都感觉到疑惑不解。
尤其是张嘉师,他不明白冒顿为什么会忍得住自己的挑衅,甚至是就差没有跟匈奴全面开战的军事行动。
要知道,在几个月之前,在后世四平地区那一片草原上,匈奴左贤王可以说得上是大败亏输。当然,根据秦军以及东胡联军之间的损失而言,他们这一次也就是一次惨胜。
张嘉师很清楚,匈奴人必然不会忍得住这一种事情,大秦帝国面临的必然是匈奴人的复仇。或者是说,匈奴人甚至是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看成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好吧,不得不说,不只是张嘉师,就连白起跟陈平等人,都似乎是想错了这种结果。
也许在九月份左右,才是匈奴人发起攻势最好的机会。但是毫无疑问,若是匈奴人连这个时候都不进行相应的军事调动,恐怕到了九月份,时间也赶不上了。
毕竟匈奴人眼下的控制区相当广阔,而且匈奴部落并不是定居为主的民族,在茫茫的草原或者是辽阔的蒙古高原上找到一支逐水草而居的部落,可不是一件轻松地事情。
而尽管陈平麾下的细作人员并没有做到能够明确了解匈奴人一举一动的地步。但是作为情报组织重点关注区域,毫无疑问的是,在匈奴人的龙庭地区以及冒顿的部落,很多情报也许无法得到核心消息,但是表面的一些情况,还是能够知悉一二的。
匈奴人并没有明显的调动,这一点应该不是什么情报错误,真实性应该是有一定保障的,这也导致了在双玥邑以及很多地区的大秦帝国君臣,军民都很不解的事情。
因为就算是张良以及对匈奴人不太熟悉的萧何等人心中,匈奴人找回场子,应该是必然的事情。而眼下却这么反常,可真的是让他们无所适从。
而在边境地区的军民,也早早的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准备应对匈奴人的大举入侵。但是在几个月的时间以来,匈奴人的毫无动静,也让这些军民在松了一口气之余,不禁嘀咕着什么。
但是不管如何,张嘉师还是认为他们眼下可不能够掉以轻心,因为冒顿此人以及其统率的,逐渐进入到巅峰时期的匈奴,可以说是张嘉师所面对过的最强大的敌人。也是大秦帝国在建立起来之后,需要面对的最大劲敌。
可以说,张嘉师真的不认为冒顿会忍气吞声,接受张嘉师给他带来的一个苦果。
至于从匈奴人传达回来的一些情报当中,张嘉师跟陈平等人也看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地方。那就是那个上次出使大秦帝国的使节,居然在五月份的一次打猎当中,被狼群围攻,最后连尸体都被狼群分食。
可以说,这一个情况散发出一股阴谋的味道。
毕竟按照道理而言,以那个人在匈奴的身份地位,其麾下的侍从奴隶自然是不会就这样坐视对方被狼群围攻。
但是对方的死法这么诡异,真的不能够不让张嘉师以及陈平等人,就这样一笑置之。
张嘉师也不是没有想过苦肉计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么一种苦肉计可没有任何的好处。因为冒顿需要的并不是将一个无关重要的人员的死活,来迷惑大秦帝国,让大秦帝国在接下来的时日,掉以轻心。
因为这个安排根本就毫无意义。大秦帝国或者是张嘉师他们,不会对一个使节的死活太过在意。
而张良则是思索一番之后,说出了一个算是最接近冒顿这样做的目的的想法,但是么,这个想法张良自己都认为不太可信:
“也许此人的死亡,并不是应对我们的一种安排,相反是冒顿为了掩盖一些情况的手段。只不过职下也想不通,冒顿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因为此人也许是冒顿的一名心腹,但是对冒顿而言,这个人的死活并不是他会很在意的事情。也许,此人的死活,更多的是知道了一些不应该知道的事情。至于对方知道了什么不应该知道的事情,这也不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了。”
听到了张良的话,张嘉师也不禁有点认同,因为不论是他还是与会的其他人,都不得不说张良的推测确实是相当合理。至于张良最后的那句话,张嘉师以及陈平等人都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要是张良连冒顿这么做的缘由都知道的话,那么他就不是张良,而刘邦也不会遭遇嘉县之败,大秦帝国的命运必然会被其在很多地方影响。
……
在不得不认为这么一个议题暂时搁置之后,张嘉师提出了这一次他召开这一次会议的最基本目的。
那就是张嘉师打算在十月初一的岁首,为大秦帝国召开已经断绝好几年的大朝会。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