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定秦曲>第一一三章 边疆烽烟(4)

有可能出现突袭的地方,并不止在陇西郡南面,也就是后世的横断山脉地带。

但是相对于这个似乎可以直达咸阳郡西部接近秦岭西部的地方,匈奴人想要寻找一个突袭地点是比较困难的。

要么这个地点跟匈奴人控制区有着更远的距离,要么则是基本处于被长城防御的地段之外。

也许,商郡是匈奴人的一个偷袭地点选择地址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匈奴右贤王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选择这种战术。

因为先不说商郡北部延绵多山,光是匈奴人需要穿越残存东胡人的控制区或者是绕过东胡人控制区域,跟肃慎人来一次假道灭虢,然后再千里南下,才会抵达防御相对薄弱的商郡北部到东北部区域。

先不说这样做匈奴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再说在商郡,涉间麾下的精锐步兵在后世朝鲜半岛的山地根本就不怕失去机动性的匈奴人。

所以哪怕是匈奴人右贤王对大秦帝国有着深仇大恨,但是也不太可能做这种蠢事,若是右贤王想要这么做得话,张嘉师跟涉间苏角等人自然是乐观其成。

只不过话是这么说,眼下元气大伤的右贤王部会不会集中兵力发起对长城沿线的部分区域的猛攻,然后趁着其他方向的秦军官兵支援之前突入长城南部掠夺甚至是大肆破坏一番,张嘉师对此也没有一个准数。

即使是张嘉师真的知道对方这样做,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克制对方这种战术的有效手段,除非张嘉师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底牌都亮出去。

这种做法是张嘉师所不愿意看见的,因为若是让匈奴人过早的知道自己的底牌的秘密,那么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会是一个更坏的结果。

所以,从一开始,张嘉师就能够知道一点,那就是在这一次不可避免的秦匈对决当中,一举消耗掉匈奴人的有生力量,将会是接下来解决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的最佳机会。

至于为了这个目标而付出多大的代价,张嘉师不知道,也无法推算。但是张嘉师自己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只要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多大的代价都要付出,要不然,秦帝国面对的将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是张嘉师所不愿意看到的、

……

历史上的汉匈之所以能够在汉武帝之前,维持一个整体而言比较和平的态势,主要还是因为汉朝的力量不是匈奴人所能够轻松拿捏的。正所谓柿子挑软的捏、

匈奴人虽然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南下汉朝边地打草谷,跟汉朝的边境安宁带来了动荡之余,汉朝为此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只不过像是白登之围这样的大规模作战,是没有出现过。而汉朝最为惨重的损失,恐怕也就是匈奴人入侵萧关以及回中宫的作战。

但是秦匈之间并没有这个基础,在双方的河套阴山之战之后,秦匈之间就已经成为了世仇。

虽然冒顿跟张嘉师因为一些缘故最终在边境展开互市贸易。但是在张嘉师决定跟匈奴人撕破脸面,支援东胡人之后,冒顿与张嘉师之间更多地算是利益之间的联系也彻底终告终止。

在这么一个前提下,无论是张嘉师还是冒顿,都能够想到一个情况,那就是秦匈之间也许还会有和平,但是这基于匈奴人或者是秦帝国的一个,倒在另外一个强者的刀剑之下的和平。

无论是张嘉师还是冒顿,都不会希望这个时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张嘉师在决定支援东胡人之前,就已经想到自己的这次决定,将会成为秦帝国与匈奴人真正的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只不过,坐视东胡人毁灭并不是秦帝国有益的事情,最起码东胡人若是存在,整条长城沿线就起码还有辽宁郡这个地方能够得到喘息之机。

而秦帝国在这个时候跟匈奴进行全面战争,劣势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匈奴人虽然依旧在人力方面处于劣势,但是相对于河套阴山之战时期,匈奴人的人口恢复是比较不错的。而大秦帝国经历了长达七年的战乱,人口流失率超过了一半,这一点不仅仅是让大秦帝国的恢复进展变得相当缓慢,更加是让张嘉师在人力调动方面的捉襟见肘。

张嘉师何尝不知道长城沿线将会是这一次秦匈决战的主要关键点,但是大秦帝国的精锐部队几乎就聚集在长城沿线到咸阳郡一带的边境郡县,而内地的郡县,主要是一些新兵或者是装备较差的二线部队,张嘉师也没有指望这些官兵有在秦匈决战发挥作用的机会,只要这些官兵部队能够维持内地郡县的整体和平,就已经足够了。

若是边境的战斗崩溃,张嘉师自己都很难想象会不会在内地郡县都出现烽烟四起的情况。

这个情况一旦出现,不要说张嘉师在这么几年时间的努力化为乌有,张嘉师能否维持大秦帝国的基业,将会是一个问号。

想到了这一点的张嘉师,真的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但是他无法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的话,就只能尽可能的防止这个前提的出现。

第二个,大秦帝国的军队机动力依旧是处于劣势。

哪怕是张嘉师集中力量组建了六支约莫十万人上下的精锐骑兵,在加上边境原有的数万骑士,大秦帝国在长城沿线的骑兵部队不少于十五万。

但是这么一个情况严格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整条长城的距离那么远,张嘉师自己也就是只能够将一支支骑兵集中在一起使用,当成是对抗匈奴人的


状态提示:第一一三章 边疆烽烟(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