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定秦曲>第十九章 人丁单薄的开国世家
的一片顺服之心。

早在安重荣起兵之前,后晋的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就已经举兵反叛,时在天福二年。当时义成节度使符彦饶、东都巡检使张从宾等,皆举兵响应。只是由于他们各自为战,相互协调不够,才被石敬瑭各个击破。在安重荣举兵的同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利用后晋王朝全力对付安重荣之机,起兵于襄州,并进攻邓州,久攻不克,后来兵败身亡。

后晋诸镇藩帅的这种不稳定状态,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镇压,显然实力不足,于是只好采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后晋统治时期,各地藩帅中骄恣残暴者有之,残酷克剥者有之,专横跋扈者有之,致使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种例子有可能成为赵匡胤进行杯酒释兵权的前提之一,因为相对于本身有一定家族势力的石敬瑭家族,毫无疑问的是,赵弘殷一脉的力量相对而言太过薄弱。

……

而相对于杯酒释兵权的情况,“金匮之盟”也有可能是赵匡胤一朝宗室力量相对薄弱,才有可能让赵光义有机可乘。

根据宋太宗的说法,他表示他母亲昭宪太后杜氏认为后周灭亡皆因幼主临朝,所以留下兄终弟及的遗言,要求赵匡胤立下金柜之盟,死后将帝位传给光义,宋太祖被迫接受。

后世历史学家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柜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说法:

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而太祖长子赵德昭也已经十多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驾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二十年,那时,赵德昭已三十多岁,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杜太后猜测赵匡胤早死,幼子继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是没有依据的。

如果确如杜太后所预料,他的儿子赵匡胤会中年崩逝,杜太后所凭的经验或灵感,也未免太有前的洞察力了。

但是,赵匡胤活了五十多岁,也并没有早逝,更没有面临幼子主政的局面。如果真有遗诏,赵匡胤临终前就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但为什么要等到赵匡胤死后六年,才由赵普出来披露?既然公布遗诏,赵光义就应该把遗诏的全文都公布出来,而不是只公布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

更何况,赵匡胤并未按照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办事,亲自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按大孝子赵匡胤一贯的行事作风,不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金匮之盟”,其实是利益当事人共同编造出来的弥天大谎。

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赵普和赵光义互相利用而伪造的。

他们分析了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

第一,赵匡胤与赵普的关系,赵匡胤创业之初与赵普君臣关系极好,赵普由建国初期枢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后来赵匡胤对赵普逐渐厌恶,嫌隙也开始逐渐形成。譬如,赵普曾保荐某人,虽然赵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赵普却糊好之后,第二天仍旧呈上,迫使赵匡胤接受。虽然一般认为这体现了赵普的宰相风度和赵匡胤的善于纳谏,但赵匡胤的不满也再所难免。

另外,赵普常提赵匡胤微贱时的小事,不免也会让已做了皇帝的赵匡胤觉得有损尊严。此外,赵普收受吴越进贡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员等事件,也会令赵匡胤警觉到赵普的权柄太重。所以,赵匡胤晚期,赵普被罢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驾崩时也没有再召见他。第二,赵光义和赵普的关系。赵光义和赵普原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两人都得宠。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后去世后,赵光义处境就相当不妙了。

七月,赵匡胤解除赵光义禁军职务,只命他担任开封尹,权力大大减小。这时赵普却一再升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远远高过赵光义。随着时间推移,赵普渐渐专权朝政,赵光义则力图把以开封为中心的东京府经营成独立的小区域。

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渐渐展开了明争暗斗,冲突时有生。后来,由于赵普的专权遭到赵匡胤猜忌,而开始失势,赵光义乘机利用“权谋之士“卢多逊攻倒赵普。

赵普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对赵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他的命运出现转机,主要要为新皇帝赵光义献上一份厚礼,而且这份厚礼物要足以使他动心。于是,赵普献上了经过他精心打扮的“金匮之盟“的厚礼。

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为什么这么关键的东西谁也没见过?为什么赵普要在赵光义即位六年后才上奏?那个“谨密宫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所有史书都避而不谈?

根据情理推测,此事的真相应该是:杜太后从后周倒台吸取了教训,为大宋江山考虑,可能说过类似的话,但并没形成所谓“金匮之盟”之类的文字。

正因为如此,赵光义才会在侄子赵德昭还没有成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将哥哥赵匡胤害死,自己夺取皇位。而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须尽快把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赵光美也害死。

……

而按照《宋史》的记载,宋太祖当其时的宋朝宗室王爵人数有可能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宋太祖分封其父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人丁单薄的开国世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