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二人没理会王芳,提着鸡便径直回了叶青家。
叶骏北刚起床,瞧见两个姑娘提着三只鸡回来,双眼一亮,疾步迎了上去,迫不及待的道:“青青,今晚吃鸡吗?还是,买来生蛋啊?”相对于二者,他更倾向于前者。吃鸡蛋,直接买现成的多好,何必多此一举的劳神费力养鸡呢?
叶青咧嘴一笑,唇红齿白,“当然是吃鸡了,而且此鸡非彼鸡,到时候你边知道了。”说着说着就将三只鸡一起塞给了自个儿大哥,“喏,吃鸡之前,你得先全部清理了。”
两个姑娘不适合拿刀杀鸡,杀鸡的任务自然是他一个大老爷们儿的。他也不矫情,回屋取了菜刀便往院子外去。杀鸡这种血腥的事儿,还是避开姑娘们的视线的好。
叶骏北去竹林里杀鸡,叶青和春芽则进了厨房烧水。等叶骏北提着“死鸡”回来,就该烫毛拔毛了。
春芽不知道叶青要做什么菜,一下子竟然杀了三只鸡,一边烧火一边道,“青青,你杀三只鸡能吃完吗?我们十来个人,两只鸡就够了。”
两只鸡就够了?怎么可能!
只怕三只鸡都不会够!
“春芽,听过叫花鸡吗?”叶青舀了水倒入锅里,盖上了锅盖。
叫花鸡?这是什么鸡?
春芽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一脸的茫然。
叶青勾起了嘴角,莞尔一笑,“来,姐给你科普一下,先让你了解了解这叫花鸡。这道名菜,可是有一个传说的!”
相传在明末清初,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子,某天偶得一鸡,却苦无炊具调料,无奈之中,便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带毛涂上泥巴,取枯枝树叶堆成火堆,将鸡放入火中煨烤,待泥干成熟,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叫化子大喜过望,遂抱鸡狼吞虎咽起来,正好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闻到香味就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独特,回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后来,这种烹制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大家把这种烹制出来的鸡叫“叫化鸡“。再以后,这种做法被菜馆中的人学去,对其制法亦精益求精,并增添了多种调味辅料,因此赢得了众多食者的赞赏,名声远扬,慕名品尝者,常年络绎不绝。
“用泥巴裹了烤熟,还能吃吗?”春芽听完这个传说,惊讶不已。
“怎么不能吃?鸡肉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好吃的紧。”叶青光是想想那味儿,都馋的流口水,“要不是我觉得今天值得大肆庆祝一番,才不会做这道菜呢。”
要知道,做叫花鸡之前,可是要去抠一些黄泥备用的!
要是放现代,经过改良,叫花鸡很多时候已经不用黄泥涂抹鸡的全身了。而是在鸡身上涂满各种香料之后,用锡纸包裹住,然后放到烤箱里烤。这样既卫生,又方便,压根儿用不着去刨坑挖泥。
但今时不同往日,日子越过越回去,要想吃叫花鸡,那便要去挖土。
“你烧水,一会儿帮我哥拔鸡毛,我去挖些泥回来。”叶青吩咐完,便往杂物间取了锄头。
春芽添了些柴火到灶洞里,不敢相信叶青真的要去挖黄泥,一双眼睛瞪得更圆。先前,她一直以为叶青是逗她的,没想到,叫花鸡真的要黄泥巴!
叶青挖了一箢篼黄泥巴回来时,叶骏北和春芽已经把三只鸡的毛拔干净了。等剖干净肚子,便可以做菜了。为了鸡皮上不沾到黄泥巴,叶青还特地摘了三片荷叶的叶子用来裹鸡肉,这样能够避免泥巴黏在鸡肉上。
最初的叫花鸡是叫花子发明的,除了鸡之外,也不需要什么材料。而经过改良后的叫花鸡,一般需要姜、葱、蒜、香菜、五香粉、生抽、盐、橄榄油、料酒和适量蜂蜜。但是,这里除了葱姜蒜、酱油、盐、香菜、蜂蜜之外,五香粉和橄榄油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找到的。没有也不强求,但需要备好其余能找到的佐料。
天色已经不早了,等烧好三只叫花鸡,也差不多到吃饭的点儿了。
“青青,春芽说这三只鸡要裹上泥巴放灶洞里烧?”叶骏北不相信春芽的话,只当她在寻自己开心,便向妹妹求证。
叶青笑着点头,又把叫花鸡的由来和做法同叶骏北讲了一遍。
叶骏北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泥巴都裹到鸡肉上了,还怎么吃?”这完全是在浪费好东西嘛!
叶青也不急于解释,而是备好佐料后,将姜葱蒜、洋葱、香菜切好。用盐将鸡里里外外涂抹均匀,然后加入姜葱蒜,香菜、酱油、蜂蜜、一起,将鸡腌制半个小时。然后,用荷叶一张将鸡包起来,并将姜葱等配料塞入鸡的肚子里,在荷叶外用泥巴将整只鸡封起来。
叶青忙了小半个小时,终于将三只鸡都弄好了。
叶青原本是打算在灶洞里烧的,可是灶洞里的空间有限,不能同时烧三只鸡,一只一只烧的话又太慢,她便扛起出头到院外的空地上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刚好将三只鸡放进去,然后将泥巴回填到坑里,让三只鸡埋进了土里。
“大功告成,烧一堆火,然后留一个人看住火堆就成。”三个人守着也没什么用,留一个人看火,另外两人则可以去厨房煮饭做菜。一大桌子人吃饭,三只鸡肯定不会够。
叶骏北按叶青的要求在表面上生了火堆之后,对这叫花鸡好奇得很,自告奋勇的揽下了看火任务。大哥要看火,当妹妹的也不会跟他争,再说了,煮香肠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