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让李少红走到了风口浪尖。新版《红楼梦》的剧照出来之后,还没有看到剧情的网民们已经忍不住开始口诛笔伐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林妹妹”,“造型太‘雷人’了”,“这是在糟蹋原著”……网络和报纸上到处是质疑的声音,李少红顾不得这些,自顾自地开拍了。看过《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的人,就应该对李少红抱有希望。她是一位细腻的女性,她有自己的眼光和见地,她改变过电视剧的节奏和格调,所以,请不要对这样的前辈妄加评论。
不一样的李少红
如今在影视圈里面,能够叫得响名字的导演,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就是在国际影坛上,有影响力的女导演也不多。李少红算是中国影坛中的巾帼英雄,她1998年拍摄的《大明宫词》,一改电视剧的节奏,创造出史诗般的意境和“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并赢得了当年影视作品中的一系列大奖。很多人评价说,李少红将自己在电影中无法实现的梦想,通通宣泄在了这部电视剧中。
身为导演,需要调动整个剧组互相合作,要给演员们说戏,要让演员把自己想要的风格演出来。就连以文静著称的徐静蕾,当起导演来也要拉下脸,让演员们有三分畏惧,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做导演的李少红也一定是个“男人婆”。但是据她的朋友们说,在生活中,她笑起来很温柔,有时候会害羞,她的话题非常女性化,就连抽烟的时候,也别有韵味……在李少红执导的影视作品中,人们可以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她镜头中的女性,柔美细腻,但不失大气。
我们将女性特有的美称为“女人味”,李少红身上的女性之美,有她大气、爽朗的举止,不顾一切的进取心,和对唯美的创造、把握。她的作品都有精美的画面、考究的服装和诗化的语言,但这些影视剧的主人公清一色的都是女人。对于少女来说,李少红身上的运筹调度作品的大气,和她作品中的那些女性身上的灵性,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
热爱电影高于一切
李少红的少年时光,赶上了“文革”。14 岁时,她就被父亲送出家门当兵。14~17岁这段时间,她在四川当过电影放映员。小学读到六年级以后,就基本靠自学了。
李少红那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常常读,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都是那时候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的内心有细腻的描画,他笔下的人物悲壮博爱,这种情怀对李少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渴望用镜头去描摹人物的内心。
在李少红看的众多书中,就有《红楼梦》。那时她的年纪和书中人物的年纪差不多,也是十六七岁,记忆力特别好,能够把一整本书从头到尾讲下来。战友们不喜欢看书,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织毛衣,所以李少红就成了“说书先生”,把《红楼梦》讲给战友们听。不过她也因此被送往农场劳动改造,因为“思想有问题”。
恢复高考之初,她本想报考医学院,但几经思考之后,她还是决定考电影学院。父母都是这方面的工作者,非常反对她学电影,因为太辛苦了。可是李少红坚持要学她喜欢的,于是准备了一首长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就去应考了。
虽然考生规定的时间是5分钟,但李少红用15分钟完完整整把这首诗读了下来,没有一个老师喊停。就这样,她踏上了自己的影视之路。
“我愿接拍《红楼梦》”
李少红喜欢历史,因此读了很多历史书籍。在“文革”结束之后的中国社会,人人以读名著和写诗歌为时尚,现代文学成为李少红的第二爱好,直到今天,她还珍藏着当初视若珍宝的外国名著。
厌恶一切艺术中的虚假,追求真实的感情是很多文艺青年的特征,李少红也不例外。她喜欢看电影,并且做很详细的读片笔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那些经典的作品,李少红也逐渐看清了自己想要的影片效果。
2007年,娱乐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落幕了,但是拍电视剧成为烫手的山芋,被抛来抛去,最终落在拍电影出身的李少红头上。
她答应拍这部戏,也是因为“事不过三”,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邀请。但现实让她很难乐观,主要演员还没着落,总投资已用去不少,拍摄立项许可证年限已过大半,“这是个浩瀚的工程,现在时间太紧,任何事情都没有走弯路的余地了”。
万一拍不好怎么办?万一有争议怎么办?其实她已经没有时间顾虑这么多了,把自己想要的效果拿出来就行,她不奢求所有人都满意。曾经读《红楼梦》时,她还是个小姑娘,如今再读,也有新的收获。“这不是讲富人家小姐、公子的生活,一个单独大宅院的事情,曹雪芹很多笔墨在写小人物,不仅仅写小姐、公子的故事,甚至写到下人家里的哥嫂姐妹。这部一个清朝的偶像瑶式的故事。”
《红楼梦》这本书不会因为一次改版的电视剧而受到影响,但是李少红的影视生涯中,将少不了这重要的一笔。
李少红如是说:
我觉得女导演面对压力时比男性更有承受力。
画外音:
其实女导演的抗压能力未必就比男导演强,但是如果自己承受不住,还能依靠谁呢?
李少红小档案: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