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这位人间天使呢?举止优雅,气度非凡,还是高贵善良,与世无争?不,世界上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她姣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容,她宛如一枝空谷幽兰,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伫立在世人面前,笑看一切云烟,留给了我们满眼的华丽和一世的惊叹。
落入凡尘的仙子
他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刚直不阿的个性配上优雅的举止和谦和的气质,使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一直被全世界无数的影迷视为自己的偶像和道德的榜样,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直到离开人世的那天,派克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赫本的情景。
那是1952年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影柔和地打在窗沿上,《罗马假日》即将开拍,36岁的他见到了23岁的她,心突然那么动了一下……这是一个多么柔美娇羞的女孩啊,白底黑道裙装,宽松的裙子在腰部收紧,黑色的宽腰带紧紧束住她的纤纤细腰,仿古青铜长方形腰带扣飘散着一份淡淡的古典情韵,衬托着她的静谧、娴雅、悠然……她轻盈的腰肢与宽阔的裙摆形成巨大的反差,使整体涌动着一种撩人心弦的旷世美丽。
她如人间的仙子,扑闪着深如碧潭的大眼睛,袅袅娜娜地对着众人宛然一笑,身上青春的气息与纤尘不染的高贵立刻迎面扑来,空气中马上飘散出一股百合的芳香,让人的心灵变得好似海潮刚刚退去的沙滩,温暖而柔软。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赫本一夜之间从山野间一朵羞涩的雏菊变成了荧光灯下最耀眼的玫瑰。那个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的发式,无数少女趋之若鹜地模仿着这位绝世美人的一颦一笑。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狂热地播放她的新闻,大量的报纸也欣喜若狂地赞叹她的美貌、活力、妩媚与典雅。
1954年3月25日,因为在《罗马假日》里的精彩演出,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从此,这位落入凡尘的精灵正式走进了世人的心中,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她带给世界的震撼和影响。
往昔?流年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赫本出生后六周就患上了严重的百日咳,她的母亲艾拉是荷兰贵族后裔,因为相信上帝会治好女儿的病,所以她只是在家中虔诚地祈祷。当没有得到治疗的小赫本终于禁不住折磨,似乎马上就要停止呼吸的时候,焦急的艾拉拼命地拍打女儿的屁股,奇迹发生了,小赫本不但醒了过来,而且连呼吸也顺畅了,小赫本就这样活了下来。
赫本六岁就开始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学校,但随后父母离异,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了荷兰。由于家诞变故,赫本一直和母亲过着艰苦的生活,但赫本始终没有放下自己喜爱的芭蕾舞,那承载着她的青春与梦想。
二战后的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得到一个跑龙套的角色。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从此拉开了自己辉煌的电影人生的序幕。
和蔼热情的外表下,是一颗更加和蔼热情的心
巴里·帕里斯在对赫本的传记中写道:“奥黛丽·赫本是一个梦想,同时又是一个噩梦。没有哪个电影演员像她这般令人尊敬,自身充满灵感,又能够激发身边的人。她在银幕上的表现和她在银幕下的善举都无与伦比。她与人为善,每个人都爱戴她,从没有人说过她一句坏话。她做过的最恶劣的事情,也许是在1964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她忘记提及帕德里夏·尼尔。她没有留下骇人的秘密,媒体从来也没有机会曝光她的丑闻。在她和蔼、热情的外表下,是一颗更加和蔼、热情的心。”
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实在是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永远不会被岁月抹掉。
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这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分别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无疑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最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奉献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不时造访埃塞俄比亚、苏丹、厄瓜多尔、孟加拉国等贫困国家。就是在重病之时,她还亲自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照耀人间。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马上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赫本祷告,顷刻之间,祷告之声传遍世界。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的住所不幸因阑尾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贫困儿童付出的爱心,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但此时天使已经离开人间。然而,赫本的传奇将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桎梏,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