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106章 黄机(二首)

黄机字几仲,一说字几叔。东阳(今浙江县名)人。生活年代约当宁宗时(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做过几任州郡小官。他曾作《乳燕飞》词寄给辛弃疾。又与岳珂以长调唱和,内容悲壮激昂,说明他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词人。

满江红

万灶貔貅1,便直欲、扫清关洛2:长淮路、夜亭警燧3,晓营吹角4。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5。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6。狂鲵剪7,於菟缚8。单于命,春冰薄9。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10。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注释】

1万灶:军中搭灶支锅烧饭,说万灶是指军士人数众多。貔貅:猛兽名,此处借指精兵。这句是说南宋军队兵强马壮。

2关洛。关即关中(今陕西),洛即洛阳(今河南)。这句是说宋军将北上驱除盘踞在关洛(即中原之地)一带的敌军。

3长淮路:指当时的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也即是淮河地区。淮河是宋、金分界线。亭:即亭堠,用来侦察、了望。燧:告警的烽烟。这句是说淮河一带岗亭上夜里亦有兵士了望,一有警报,便燃起烽火告警。

4这句是说早上可以听到军营里嘹亮的号角声。

5绿鬓:乌黑光亮的鬓发,比喻盛年。黄头:指女真族的一个部落,即黄头女真。奴子:是对敌人的蔑称。闻鹤:指淝水之战,苻坚部下士兵溃逃,“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晋)师。”见《晋书?谢玄传》。这两句是指金国将士已无斗志,准备逃跑。

6这两句是说中原人民都已看出形势变化,今昔不同。也即指金国已成强弩之末,即将覆亡。

7狂鲵(ni泥):鲵是大鱼名,狂鲵借指残暴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剪:灭。

8於菟(u污图):虎的别名,这里借指虎狼之国,即金国。缚:受困。

9单于:这里指金国之君。这两句是金国国势,危在旦夕,象春冰那样即将消融。

10翘关:举关。关,门闩。《文选?吴都赋》:“翘关扛鼎。”李善注:“列子曰:‘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招,与翘同。”还:同“旋”,盘弄。槊:长柄矛。政:同“正”。这句是南宋勇士力能扛鼎举关,舞弄长矛。

这句指南宋军旗迎风翻飞,光影闪动,如有闪电掠过其上。

戈:横刃装上长木柄叫戈。铤(chan蝉,又读yan延):小矛。矛是直刺装上木柄。铤似矛而用铁柄。锷:刀锋。这句是说戈铤映照在月光之下,刀锋雪亮。(比喻武器精良)。

榆柳塞:因边塞多种榆柳,故称榆塞。摇落:衰落,暗喻人民失望。宋玉《九辩》:“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两句是期望朝廷抓紧时机,一举收复失地,不要使边塞秋老,人民失望。

【简说】

南宋于1233年与蒙古军合围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次年城陷金亡。这首词大约写于此时。上片写南宋精兵长驱北上,敌军毫无斗志,中原父老也都知道金统治者日趋衰弱,形势与前大不相同。下片说金国必然灭亡,希望南宋朝廷要激励士气,发动军民,一鼓作气地收复失地。

霜天晓角仪真1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2。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3。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4,功名泪、欲盈掬5。

【注释】

1仪真:宋代州名,在长江北岸(今江苏仪真县)。

2江之曲:江水曲折之处。这两句是说夜宿氏江,寒意袭人,在江上北望中原,不胜感慨,因而长啸寄意。

3两句是说江水被鱼龙翻动,狂风卷地而来,浪涛拍岸,冲翻江边小屋。

4草草兴亡:在另一首《霜天晓角》(金山吞海亭)中,有“却笑英雄自苦,兴亡事,类如此。”是故作豁达之语。这里是从正面说,指国家兴亡大事,却被轻率处理。说“休问”,亦是愤极之语。

5功名沮:指自已忠诚为国,曾经有“书生万字平戎策。”(《虞美人》)结果是国事日非,功名未就,空余泪满襟。盈掬:满握,形容眼泪很多。

【简说】

本词写江上夜泊的情景,反映出作者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伤时感事悲愤难平的心情。他在《六州歌头》(次岳总干韵)中说:“将军(指岳珂)何日,去筑受降城……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偏安久,大义谁明。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在本词中的心情。


状态提示:第106章 黄机(二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