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七章第二节 妥协的“懦夫”智勇双全

开心一刻

1930年年底,蒋介石调集十万精锐部队,兵分八路,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企图在苏区将红军主力彻底消灭。如此的形势对苏区红军极其不利。许多同志请示,即使豁出去也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形势,敌人兵力十倍于我们,和敌人展开面对面的强攻,必然凶多吉少。于是,他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策。对此,很多同志想不通,毛泽东反复给大家讲“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于是红军主动撤退,而且一退就是近200里,来到了江西省宁都县的黄陂、小布地区。同时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将猪、牛、羊赶上山,将粮食深埋地下,组织当地的游击队和赤卫军支援红军。红军主力则在附近丛林中以逸待劳、养精蓄锐,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红军的主动撤退,给敌人造成了一种假象。气焰非常嚣张的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急于抢功,冒险率领一万余人占领龙冈,驻扎在谷底。10月30日,天降大雾,红军从四面山上猛冲而下,敌军在浓雾中四处摸索,无路可走。这一战歼敌一万余人,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真实写照。

开心学博弈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显然就是博弈论中的斗鸡博弈,而参与的双方便是国民党军与苏区红军。这是一次实力悬殊的博弈,处于明显劣势的红军要避免与敌人决战,就只有三条路可走:竖起白旗,“我服了你”——投降;眼见再斗下去并没有任何好处,“打平手算了”——讲和;投降是百分之百失败,讲和算百分之五十失败,还不如撤退——撤退可以保全实力,有从退中求胜的希望。撤退比起投降、讲和,堪称最优策略。

向对手让步,是避敌锋芒、摆脱劣势的手段。可是一般人在谋划时喜进而厌退,认为退就是妥协,是懦夫所为。殊不知,妥协的软弱正可以用来麻痹对手,掩盖自己对进的准备和行动,其实在“软弱”中蕴藏着威力。

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进道若退”,他竭力主张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这岂是只知猛冲猛打的人所能理解的呢?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也无论是胜利后的退却还是失败后的退却, “退”只是手段,而不是最后目的,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退”就是上上策。

因此,在双方利益冲突,尤其是自身处于弱势的博弈中,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并非唯一的选择。适当的时候,把眼光放长远些,做出一些妥协与让步,不仅不是懦夫所为,反而是智勇双全之举。


状态提示:第15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