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二章第八节《贞观政要》中的领导管理艺术
开心一刻
在中国古代数百位帝王中,真正算得上宽容虚心、勤政爱民、以德服人的皇帝并不多,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得到后人认可最多的皇帝之一。虽然他的文采不如李煜,书画不如赵佶,学识不及康熙,勤政不如雍正,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
在《贞观政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贞观十六年,太宗问魏征:“我克己奉公,一心一意治理朝政,仰慕前代圣贤,并努力效仿他们,将积累美德、增加仁义、建立功业、为民谋利这四个方面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我经常用它们来自勉。可是,人常常没有自知之明,我不知道我所说的这几件事,做得好还是不好。”
魏征回答道:“德、仁、功、利陛下都能做得到。对内平定祸乱,对外攘除戎狄,是陛下所建的功;安顿百姓,使其各有生计,是陛下所积的利。这么说来,功与利所占居多,只有德与仁,还需陛下自强不息,躬行实践,一定可以达到。”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一直以历代先贤为自己效仿的楷模,不仅在道德上要求自己见贤思齐,在治理国家上,他也常常拿自己和前代的君王作比较。
所以,吴兢在《贞观政要》中,依据史实还原了一位具有高明领导艺术的管理者形象。
开心学国学
《贞观政要》的作者是吴兢,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病逝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他年轻时就立志著史。观其一生,他从不受利的诱惑,也不屈从于权的压迫,直笔记史。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太史董狐所开,时人为了表达对吴兢的赞美,称他为“当世董狐”。
正是这样一位严谨耿介的史学家,却将他的赞美之词全部给予了唐太宗李世民。他所著的《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政论性史书,所记载的基本上都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这本书对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它不按时间顺序记史,而是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按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分门别类,使该书中既有史实,又有政论。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领导艺术。
吴兢在开卷第一篇《君道》中,便引用唐太宗的言论说明了为君之道:想要成为受万民拥戴的好君主,就必须先安定百姓;想要安定天下,就必须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轻徭薄赋;若正自身,则必须以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为要。另外,如何发掘并使用人才对每一位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吴兢在书中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事迹,并引用太宗的原话“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说明了人才的重要。
《贞观政要》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涵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成为后世很多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和资治手册,而善于管理的唐太宗更是后世君王们效仿的楷模。其中所提倡的知人善任、廉洁从政、正自率下等管理思想,对今人仍然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