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五章第三节 “远亲不如近邻”的心理学解释

开心一刻

“哇——”

听得一声哭叫,休息在家的岳先生急忙从房间里冲出来,跑到院子里,只见一大束芹菜掉在院子里,五岁的儿子正坐在芹菜旁边抹着眼泪。一看这架势,岳先生已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岳先生的家在乡下,邻居们都在院子里种了各种蔬菜,收成时也会分送左邻右舍,有时候他不在家,邻居们就把菜从外面扔到院子里。岳先生隔三差五都能收到一堆新鲜的蔬菜,所以他很少买菜。由于岳先生在城里工作,也不种菜,他就经常买点糕点送给邻居,彼此的关系也因此越来越融洽,可以说亲如一家。

看着儿子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以及噙着泪水的眼睛,岳先生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这是隔壁张大妈扔进来的,他准备晚上包饺子时,请张大妈一家一块儿过来吃。他正要抱起儿子回屋,突然回头一想——

不行!以后不能再让儿子在院子里玩了,因为王大伯的冬瓜好像也要收成了!

开心学心理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因为时常碰面,彼此相当了解,你来我往,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彼此互帮互助,这份情感比起远房亲戚来更为实在。岳先生和邻居们的融洽、亲密的关系就是对此的最好写照,这让生活在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感受到了难得的一份朴素深厚的情感。为什么会说“远亲不如近邻”呢?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主要是因为“邻近性原则”起作用。

邻近性原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人们倾向于喜欢邻近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喜欢亲近于能经常见面的人。研究表明,随机被安排在同一宿舍或邻近座位上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同一楼内住得最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谊。

从“远亲不如近邻”的邻近性原则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邻近性与交往频率有关。邻近的人常常见面,容易产生吸引,继而建立好感,为继续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让试验者看一些人的面部照片,有些照片看25次,有些只看一两次。然后问试验者对照片的喜欢程度。结果表明,看的次数越多越喜欢。

这也是社会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社交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与多年朋友的关系还不如与一个认识没多久的新朋友密切。原因很简单,老朋友虽然经常打电话,但一年只见一两次,而新朋友虽然认识没多久,但是天天相见,感情自然就变得深厚。

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知觉﹑相互认识﹐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这就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在近邻性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邻性仅指愿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倾向,并不涉及对他人品质的评价。近邻性是吸引的基础。吸引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友谊或深层次的情感。

有关专家指出,要想取得较好的社交效果,与对方建立起持久长远的情感纽带,就必须充分利用好“邻近性原则”,多打电话不如多见面。


状态提示:第9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