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异世二战录>第五十三章 热河战役打响

同时,大批的老百姓都听到了这好听又洪亮的歌声。他们知道先锋军又去打仗了,是为他们打仗的。一路上的百姓都从家里拿出了从来舍不得吃的鸡蛋和白面馒头纷纷的塞给战士们。

一个老太太拿着几个馒头,拽着一个小战士就往他的怀里塞。一边塞一边说:“小伙子,你拿着,去打仗可不能饿着,吃饱了才能打仗。”

这个老太太现在家里只剩她自己和她的小孙子,她的儿子和媳妇都被倭国人杀害了。是先锋军赶来才把她的小孙子给救了下来,现在每个月的生活都是先锋军接济她的。而老太太特别感谢先锋军,平时也为先锋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个小战士立刻道:“大娘,您还是拿回去吧!我们部队有规定,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的。再说了这些东西都是您平时舍不得吃的,我怎么能要呢。”说着那个小战士就把老太太给的馒头推了回去。

老太太看到小战士不要自己的东西后,马上脸色不好看了,并且说道:“给你你就拿着。部队长官不让你拿老百姓的东西,到时候长官问起来,让他来找我老太婆。你要是不拿就是看不起我老太婆了。”

小战士看到这位大娘如此的倔强只好收下了,同样的一幕都发生在各个战士的身上。

王小平看到老百姓都把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在战士们出征的时候拿了出来,眼睛慢慢的湿润了。他想到有这样的老百姓支持,他有什么理由不胜利呢?就算是拼到一兵一卒,他也要把仗打下去,把小鬼子统统消灭。

同时他让通讯部给在九龙山的王小虎发电,让他拿出一批粮食分发给根据地的老百姓们。

而此刻,热河境内的倭军与伪满军队共同是6万余人。其中倭军2万余人,伪满军队4万余人。

凌源县距离九龙山根据地大约有三天的路程,有2000多倭军和4000多的伪满军队。平泉县距离凌源县不远,也就是半天的路程,同样也驻守着2000多倭军和4000多的伪满军队。

当然先锋军这么大量的调集军队向热河境内开拨,早就引起了倭国东北军的注意。小鬼子的情报人员早就把先锋军的人数和意图上报给了倭军的指挥部。于是在热河境内的倭军军队同样开始了紧张的调动,纷纷赶往凌源、平泉县方向。

短短三天之内,在凌源、平泉县境内已经聚集了1万多倭军和2万多的伪满军队。并且后面还有许多的部队正在赶来。

东北先锋军和倭军方面的军事行动,也都吸引了外界各方势力的报道,全国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东北。

国民政府在这个时候还不希望在华夏境内有华夏的势力与倭军发生摩擦,因为他们还要全力的剿匪。于是马上给东北先锋军发电,以华夏唯一合法政府的名义,命令王小平立刻停止军事行动。禁止与倭**队发生任何摩擦,否则一切后果由先锋军负责。

国民政府一边给东北发电报,一边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进入东北。

王小平接到国民政府的电报看了一遍后,马上把这封电报揉了揉给扔了。那上面说的简直就是废话,那封电报擦屁股他都嫌硬!

同样在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对东北先锋军的这次行动进行报道以后,激起了大量先进知识分子的游行。他们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行走在大街上,大批的老百姓纷纷加入了游行,使游行的队伍越来越大。

不过这些都引不起王小平的兴趣。

而王小平在这一路的行动也不太平。倭军为了延缓先锋军的行军,竟然派出六架轰炸机对着先锋军大部队进行俯冲轰炸。甚至还扔下了好几十枚白磷弹,在路边的大树顿时就燃起了冲天大火,吞吐的火焰卷起足有几十米高,浓烈的黑烟扶摇直上,几里开外都清晰可见。

幸亏现在先锋军部队的高射机枪足够多,否则王小平这么光天化日的行军,非吃大亏不可。

当下,防空团瞄准倭军的飞机就开火。六架飞机在金属网的封锁下,一架也没有逃脱,都被防空团打了下来。不过还是被倭军飞机炸毁了几门火炮,气的王小平大骂倭军无耻,嘴里还说:有本事一对一的单练,找飞机支援算什么好汉!

随后倭军飞机不断的买来进行偷袭、骚扰,幸亏防空部队及时进行了反击,才没有造成大量的损失。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让先锋军晚了半天才到达热河境内。

在第四天的上午,王小平就到达了热河境内。在距离凌源县只有20多公里的一个叫兔儿沟的地方被倭军给拦截下来的,于是王小平在这个地方建立了敌前指挥部。

而倭军在这三天之内建立了两道防御线,第一道就是在距离凌源县20公里处的兔儿沟。由10000多倭军与20000多人的伪满军队构成的第一道封锁线,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一些防御阵地;

第二道防御阵地就是从周边后续赶来的3000多倭军和6000多名伪满军队在凌源县构成的第二道防御线。

王小平这次也没有分兵,也没有用什么计谋。因为现在先锋军火力很强大,所以他打算直接碾压过去,把倭军通通都碾成碎肉。

他看着前方的倭军阵地,马上命令炮兵旅所有的火炮进行攻击。

炮兵旅的王云汉旅长听到了王小平的命令,立刻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足足100多门的各式火炮和20门150毫米重榴炮,就在阵地上沿线一字排开,对着倭军阵地就是连续数轮狂轰滥炸。

<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热河战役打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