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好不容易跟着人流走过来,赵受益掀开小帘往外看,就听到刘娥在吩咐煮粥的人:“要多放米,粥不能太稀了,要能插得住筷子,插上筷子不倒,才能吃饱,别让人只喝一肚子水!”

赵恒闻言也往外看去,喃喃自语般地对赵受益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受益,你大娘娘是一个宝藏,你要多向她学习。走,我们下去。”

赵受益跟着赵恒下了马车,两个人在众人的护卫下向着刘娥走去,刘娥背对着他们没有看见,杨连城等人看见他们,赵恒赶紧用手指压在嘴唇上,冲着她们嘘了一声。

“大娘娘!”赵受益在她身后猛地喊了一声,把她吓了一大跳,赶紧转回头来。

“你们怎么来了?”刘娥惊讶地看着他们,又对赵恒道:“不是让你在家里好好休息么?”

赵恒看着她微微一笑,说道:“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我就一定会支持。”

他突然看到那块大木牌,过来仔细地看了看,见上面写着各位嫔妃、长公主、王妃和郡县主的名字,还有各位诰命夫人的名字,却唯独没有刘娥的名字,便奇怪地问道:“怎么上面没有你的名字?”

刘娥笑道:“这都是她们捐的钱,我可不敢抢功。写上她们的名字,是为了嘉奖鼓励她们做善事,也让受助者记住她们,这里面也许会有很多贵人呢,日后反过来帮她们一把也说不定。我一不需要嘉奖,二不需要回报,只要能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点事,我就感觉到很开心了,你说写我的名字干什么?”

赵恒便不再说什么,只是把手一伸,皇甫继明早就已经研好了墨,周怀政把毛笔恭恭敬敬地递给他。

赵恒用毛笔轻轻地蘸了蘸墨汁,在木牌上又写了几个十分端庄秀丽的楷体字:赵刘氏捐米十万斛。

有一个识字的老者看到这个数目发出来一声惊呼,眼睛瞪得像铜铃,说道:“十万斛?!天哪!这个赵刘氏到底是什么人啊?你不会是胡写的吧?”

“你在怀疑朕?”赵恒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说漏了嘴,便赶紧掩饰道:“哦,我是说,这十万斛米,我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那老者见赵恒虽然一副书生打扮,但是举手投足之间有天然的霸气威严,态度雍容,气宇不凡,便又一拱手,问道:“请问阁下是……”

周怀政见他竟然得寸进尺,不禁怒吼一声:“放肆!大胆刁民,皇上何其尊贵,岂容你来质疑?!”

“啊!……你竟然是皇上!”老者吓的两眼一翻,扑通一声就跪倒在赵恒面前,已经是面如白纸,惨无人色。

“不知者不怪,老人家,不必害怕,起来吧。”赵恒一伸手挽住了他的胳膊,将他扶起来,又说道:“朕说过的话绝对算数,回头就派人往这儿送粮食,你们放心就是,天灾不足为惧,朕会让人派发种子,等到了农耕的季节,大家就各自回家,安居乐业吧。”

老者复又叩头道:“皇上爱民如子,草民无以为报,就给皇上磕三个头吧!……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便也都跟着跪下磕起头来,异口同声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家都起来吧……快起来呀!起来!”赵恒一遍一遍地催促着他们,他们这才陆陆续续地站起来,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赵受益感慨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是真正做到的却有几个人呢?儿臣敬佩父皇,敬佩大娘娘。”

他说完便从赵恒手中拿过毛笔来,皇甫继明手捧端砚走到他身边,他又蘸了一点墨汁,在木板上写道:赵受益捐赠白银一万两。

赵受益写完转过身来,对众人说道:“今日是母后大寿,她把收到的礼金全部都换成了粮食,来帮助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再添上一万两银子,恭祝母后吉祥安康,福如东海,寿与天齐!”

众人都欣喜若狂,接着就呼啦啦全部跪倒,情不自禁地给刘娥磕头拜起寿来,随着赵受益的话连喊三遍:“恭祝皇后娘娘吉祥安康,福如东海,寿与天齐!……”

感激的声音震耳欲聋,直达云霄,刘娥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喊声,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刘娥看了赵恒一眼,心想如果不是遇见他,自己有可能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现在饥寒交迫,正在迫切地等待着别人的救援和帮助。

“都平身吧。”刘娥说完,又看了看赵受益,赵受益也正在笑盈盈地望着她,她心里感觉到很欣慰,便柔声说道:“受益长大了,这是母后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

赵恒回到皇宫即下诏赐米十万斛赈济灾民,并派遣内侍杨庆余驰马前去察视,命京东官吏要加倍安抚灾民,又命各路供给受灾的百姓糜粥。

赵恒赐给赵受益《恤民歌》,众臣都上奏章夸赞皇子谦和懂礼,要求封王,赵恒谦让了一番,便以升州为江宁府,置军“建康”,加封赵受益为节度使兼太保,晋封为升王。

张士逊、崔遵度一起晋封为升王府咨议参军,左正言、直史馆晏殊则为升王府记室参军。

赵受益成为升王


状态提示:第506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