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嘉也说道:“阿益,我真不敢相信你居然让大娘娘在便殿过生日!他们不尊重大娘娘就是不尊重你!你想一想,如果是平民百姓的家里,让母亲在厢房里过生日,那一定是个不孝子,会被人家笑话的!”

赵祯想想她们说的也有道理,便说道:“前两年真是委屈大娘娘了,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改变这个局面,不能再让她在偏殿过寿了。”

张柔嘉问道:“那要在哪里过呢?”

赵祯认真地想了想,说道:“父皇以前总是在崇政殿处理政事,如果在崇政殿为大娘娘祝寿,她肯定会很高兴。”

张柔嘉又问道:“那如果王曾再反对呢?你怎么办?”

赵祯微微一笑:“王曾是谁?朕是皇帝。”

正月初八这天,赵祯带领群臣、嫔妃、内外命妇以及契丹的使臣萧从顺和韩绍芳在崇政殿为刘娥祝寿,刘娥端坐在帘幕之后接受众人的朝拜,她平静地看着众人,已经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兴奋和激动。

长宁节过后,萧从顺却谎称自己生病了,停留在都亭驿馆不肯按时启程回国。

赵祯派遣王曾前去驿馆押宴问劳,并派遣太医一起前去,命太医仔细为萧从顺诊治。

萧从顺没有生病,自然不肯让太医碰自己,赵祯更再派出太医,太医一个接一个地前来驿馆,来来去去相属于道,萧从顺无计可施,只好和韩绍芳一起离开驿馆,又在京城逗留了些时间,万般无奈之下,才离开京城回到契丹。

开封府上书,请求长宁节和乾元节一样,度僧道三百八十人,刘娥觉得自己不能与皇上的规格一模一样,便下诏只度三百人。

这个长宁节过得很快乐,刘娥听赵祯说起郭元凤和张柔嘉都劝他之事,高兴地说道:“儿子孝顺,媳妇也孝顺,我这辈子算是没白活了。”

赵祯说道:“大娘娘,您一定要长命百岁,以后还会有孙子和孙女孝顺您呢!”

刘娥开心地笑了起来,又叮嘱道:“要让宗正寺把皇后的家世编入玉牒了,按照惯例,皇后还要追封三代呢!

赵祯问道:“大娘娘,要追封他们什么呢?”

刘娥想了一下,便说道:“追封皇后的曾祖父郭崇为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皇后的祖父郭守和她的父亲郭允恭为节度使,皇后的母亲、祖母、曾祖母都封为国太夫人。”

赵祯笑道:“好!也追封舅舅为中书令吧!”

刘娥点了一下头,说道:“嗯,再追封嫂子为郓国太夫人。”

赵祯见刘娥心情极好,便讨好地说道:“大娘娘,能再晋封一下柔儿么?”

刘娥笑道:“可巧了,皇后也跟我说起过,说这一次筹办长宁节,她也出力不少,想要晋封她呢。”

“是么?”赵祯听了不由得喜出望外,心里不禁对郭元凤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刘娥点了点头,笑道:“嗯,看到你后宫和睦,我心里很欣慰,这是皇上之福啊!……就晋封她为正四品美人,怎么样?”

“好。”赵祯心里很高兴,张柔嘉起初只册封了一个正五品的才人,现在终于又晋升了一级。

刘娥看着他的笑容,仿佛又看到了赵恒的影子,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彼此的心里时时刻刻都会想着对方,这样的**爱别人怎么能争得到?

刘娥的思绪收回来,又淡淡问道:“薛奎去并州了么?”

薛奎因为对契丹使臣萧从顺说起刘娥垂帘听政、国内的大臣们也不能相见之事,被人告发,说他泄露了禁中的机密,被罢为集贤院学士,出知并州。

赵祯答道:“听说还没有,怎么了?”

刘娥又说道:“秦州那边现在缺个人,薛奎屡在西边任职,熟悉那边的风土人情,就让他出知秦州吧,仍然给他集贤院学士的俸禄。”

赵祯点头道:“臣这就让人拟旨。”

“去吧。”刘娥微笑着冲他一点头,声音温柔如水,目光甚是慈爱。

———————————————————————————————————————

四月十四日乾元节,赵祯诞辰之日,他最感激的一个人当然就是刘娥,就像所有孝顺的儿女一样,深深懂得自己的出生之日就是母亲的受难之日,他把刘娥放在了最尊贵最**高的位置,对她依然是百依百顺,羡煞众人。

刘娥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再也没有人敢挑衅和动摇。

过了几日,她突然对罗崇勋说道:“你去把刘烨叫来。”

“是。”罗崇勋急忙走了出去。

刘娥见郭元凤娘家人丁兴旺,而自己唯一的“兄长”刘美又去世了,心内不禁黯然,忽然想起来赵恒生前为自己挑选的刘烨,说他的家世好,可以和他连宗,借势一用。

她的耳边又响起来赵恒的声音:“《孙子兵法》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没势可以借势造势,形成‘势’以后就可以事半功倍,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她如今已经贵为皇太后,当然不需要再借什么势,但是如果能再锦上添花,当然也是好事一桩,省得那些腐儒再拿她的身世做文章。

不一会儿的功夫,罗崇勋就过来禀报道:“回皇太后,刘大人来了。”

刘娥淡淡说道:“让他进来吧。”

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刘烨在罗崇勋的引领下走了进来,给刘娥行礼道:“臣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圣躬万福!”

“免礼。”刘娥微微一抬手,又对罗崇勋说道:“赐座


状态提示:第602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