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袁公路>第104章 孔伷身死

做好汝南南部的战术部署后,文聘率领5000扬州士兵继续北上新阳。/因为固始到新阳只能通过陆路,加上此地区多山,大军行进速度很慢,整个过程花费了10天有余。

好在袁术军本来就不是真心北上颖川郡防备曹操,大军拖的时间正好合适。

新阳乃是汝南东部的重镇,因为远离治所平舆,袁家的势力在此地不是太大,袁术军到达新阳后被县长赵康拒之门外,在城外划了一块地方让袁军驻扎,想来等到孔伷身死之时,此地会有一场仗要打了。

另一路的袁霸可比文聘要顺利得多。袁霸率军西进,用了5天时间到达平舆的防卫城池酮阳。

袁霸所部浦一到达酮阳县就受到了整个地区世家礼遇。袁霸仅仅在宴会上隐晦的提了一句袁术的目的,整个县城里接近8成的人立刻表明心迹,愿意接受袁术的统帅,剩下的两成人也与袁霸谈过之后表示愿意接受袁术军统治。

接下来的平舆之行自不必多说。作为袁家大本营,袁家在平舆立足几百年,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超乎寻常。

虽然袁家族里很多人不喜欢袁术,但迫于袁术在豫州南部的实力实在太大,加上现阶段天下大乱,能有能力维护袁家祖坟宗祠安全的人也就只有袁术了。因此,袁霸回到平舆拜访过族中族老之后,平舆就落入了袁术军的掌控。那些不喜袁术的人,一部分硬着头皮留了下来,另外一部分则准备北上投奔袁遗与袁绍。

得到袁家大部分族老支持后,袁霸的接受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平舆周边,凡是袁家族老书信所到之处,无不改旗易帜,很快上蔡、定颖、汝阳等地都纷纷传书愿受袁术军统治。

为了防备来自颖川与陈郡的袭击,袁霸从袁家拉起了一支3000人的队伍,然后兵分二路,一路前往西边的定颖驻扎,一路前往汝阳驻扎,组成犄角之势,防备有可能到来的战争。而空虚的平舆一代则暂时交给袁家看护,等待朝廷诏书到达之后再从扬州调遣军队入汝南接管各地防务。

时间步入190年8月,孔伷还是没扛过,一如医者预计,在谯县病逝。孔伷身死,整个豫州没有了领导者,瞬间在州府形成了多个派系,相互之间争权夺利,妄图在朝廷派遣的新一个州牧未到达之前,掌控住一地实权,造成既定事实,从中牟利。

伴随孔伷逝世的风暴,首先燃气烽火的反而不是袁术军,结果有点出乎袁术的预料。

8月5日,身在兖州的兖州太守袁遗从山阳郡湖陆县悍然起兵南下,打着剿灭黄巾的旗号,率先攻入沛国境内。

虽然袁遗的军队战斗力不见得有多高,但经过讨董之战,沛国养尊处优的侯国郡兵哪里是见过战场厮杀的山阳郡兵的对手。即便沛国丞相反应速度很快,在袁遗起兵入沛国的第一时间就拉起3000人的队伍北上原山阻击袁遗,可惜战斗力与意志力过于低下的沛国士兵即便占据着据地势防守的优势,也被袁遗用不到2天的时间分割包围。最后3000人的沛国郡兵突围无望,只得降于袁遗。

随着第一波的沛国士卒被全灭,有了投降的沛国将校的帮助,袁遗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歼灭沛国相3波军队,于8月10日彻底包围住沛国都沛县。

袁遗的这次出击让袁术大吃一惊,他可真没想到袁遗这人居然如此有魄力,直接就举兵侵入其余郡县,完全不考虑他的行为已经如同公然造反。

连续接到袁遗的几次战斗情况后,袁术也想通了。其实说起来,以大汉现在名存实亡的样子,根本就管不到诸侯头上。大汉的名望约束不住那些小一些的诸侯例如袁遗、曹操、孙坚等人,但对袁术袁绍等人却有莫大的限制作用。

袁绍因为承受了讨董保国的盟主地位,官职上如今位列第一,但成也盟主,败也盟主。首先袁绍需要保住他的名望,不然由他讨董盟主聚集起来的人才就会离他而去,因此袁绍更本不能做出有谋反之实的事情,一切事物都要披着大义,这才有了袁绍集团深思熟虑的冀州夺取战略。

而袁术则被自己的名声所累。袁术在外拥有忠义,贤能的名声,要是公然造反,首先会受到来自朝中老臣的打压,其次声明破败之后,还想要收得良才基本上就不大可能,最为重要的是如今大汉朝庭民心未丧,贸然拉起反旗无异于自杀。因此袁术唯一能做的就是联系董卓,争取到天子诏令,然后名正言顺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袁遗包围沛国之后,位于司隶地区的曹操终于跳了出来。曹操此人不愧为乱世枭雄,他擅自与乱党密谋杀死司隶校尉王匡,这种公然谋反的大罪,居然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弃之而去,这让袁术很是佩服。曹操在11日于河南密县起兵,同时他让早年投靠于他的何进前幕僚陈琳写了一封讨伐榜文。

陈琳不愧是文学大家,一篇讨伐榜文言辞犀利,内容翔实,让人辩无可辩。作为讨伐的主要角色,袁遗被描述成为本世纪的最大乱臣贼子,拥兵自重,悍然入侵高祖帝乡,十恶不赦,而曹操就是来铲除袁遗这个乱贼的忠臣。

虽然陈琳的榜文让人传唱,可曹操军的做法就让人跌破眼镜了。曹操从密县起兵之后,打着借道的名义从阳翟通过。也不知道阳翟县令是不是有意的,完全不做任何防备,就当曹操只是路过。

第二日,阳翟城头就换上了曹操军旗,代表阳翟已经在曹操控制之下,接着半天功夫


状态提示:第104章 孔伷身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