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回明逐鹿记>第一百七十八章 先防守,后反击

少年慕艾,少女怀春,动荡不安的崇祯十七年四月的某一天,杨刚和杜倩不约而同地思念着对方,渴望收获爱情,收获家庭,只是女方只能把心思埋在肚子里,而男方大敌当前,加之有两个娇俏的丫头夜夜暖床,虽然天干物燥,日子一天天炎热起来,却不像女方那般相思成疾。

当然,杨刚并不是不急着把小美人娶进门,不过当陆明手下斥候传送回来八百里急报,杨刚得知李自成确实如历史上一样惨败于一片石后,全部的注意力就都被那一场已经结束的大战吸引住了,为了命运前途,多在军国大事上操些心才是正经。

1644年4月13日,李自成带大军北征,讨伐曾经决心归顺大顺朝的吴三桂,21日两军交战,鏖战一天,闯军占了上风,可到了22日,多尔衮赶到,满清军队发起突袭,战争走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

李自成遭致惨败有着众多原因,苛待前朝士人官宦无疑是最大的祸根,招致吴三桂与满清联手则是李自成的最大败笔,不过不管李自成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政策性错误,有没有意识到本质上并没有脱离流贼气息的闯军远远不是满清鞑子的对手,甚至如果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后勤有保证,粮草辎重不受李自成和满清挟制,也能和李自成对抗,李自成都不可能有后悔药吃。

满清入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加上如狼似虎的满清鞑子,无遮无挡的北京城俨然就成了一块肥肉,刚刚大败,手中精锐折损厉害的李自成无论如何也不敢据守北京,所以回到北京仅仅三天,便匆匆逃离。

原以为新朝甫立,天下可望太平的中原大地再度沦入战火,处处硝烟,相比于中原的水深火热,关中三秦则要安宁得多,有胜捷军驻守潼关,百姓们只是一心春耕,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士绅大族则操心的多一点,担心眼下的太平日子不能长久,不过随着胜捷军声势日隆,原先不看好胜捷军的士绅们不知不觉间态度有了些转变。

“听说潼关已经有四五万兵马了,这么多兵卒,潼关应该不会再告陷落罢?”

“我家子侄送粮食往潼关时,很有一些见闻,听其所说,那自封总督的杨刚虽然年纪尚轻,可是却也有几分本事,唔,操练出的兵马据说很是威武,和孙督师在时也不差什么!”

“不可能罢!?孙督师可是我大明一等一的能臣名将,那杨家小儿如何能比!”

各种各样的议论在关中豪门间流传,乡绅士子们眼光投注在潼关,随着时间日久,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如果潼关能够守住,确保李自成进不来关中,那么关中三秦可不能让一个据说是小小伍长出身的丘八占据,这么多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不要说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众多职位,便是甘陕总督也得换个人来当才是。

士绅豪强们蠢蠢欲动,想要争权夺利时,却不知道中原大地正在上演的动荡,而李自成在一片石的惨败也丝毫不知,这年月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即便是杨刚有心广布耳目,得到的消息也要退后数日乃至数十日,就更不要说一干待在家里的家伙们了。

只是,杨刚目光投往东方,心思全在李自成和满清鞑子身上,对关中动静却不重视,因此杨刚把李自成、满清的动静摸得清清楚楚,可背后正在酝酿的风浪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个意外发生。

“李自成一片石兵败,经山西来攻潼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说大败后的闯军能不能攻破潼关,回返关中,要是被关宁铁骑和满清鞑子衔尾追击,堵在潼关之下,嘿嘿,只怕李自成便难以翻身了。”

“不进山西,李自成便只能往南往东,山东、河南多是平原,一马平川,闯军难以摆脱多是骑兵的关宁军和满清鞑子,唯有湖广险要多山,以我之见,李自成多半会南下湖广,颜先生以为如何?”

身前一副大大的地图,地图上道路城郭、河流山川一一标注出来,杨刚便是指着这幅地图做出推论。

“大人所说甚是,卑职也如此以为,不过,为防万一,潼关守卫绝不可松懈,另外还请大人增派人马赶赴商州,以策万全。”

颜越一边点着头,一边给出了补充意见,军师参赞的谏言被全数接纳,杨刚略微沉吟一下,当即下令,五哨三千多兵马立刻启程开赴商州,而胜捷军主力依旧屯驻潼关,防范的敌人则从李自成变成了满清鞑子。

要说起来,据城而守的明军从来不怕与清兵交战,可是但凡野战,明军多半便要心怯,只因为明军多步卒,少骑兵,而清兵恰恰相反,几乎尽是骑兵,来去如风,一有战事,便牢牢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鞑子兵出身荒野,自小在东北苦寒之地生长,成年后自然要比关内汉人孔武强健,人人高大粗蛮,能批重甲,能开强弓,一个个悍不畏死,这样的士卒骑上战马,冲阵厮杀,威力便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

依据前任灵魂留下的记忆,杨刚知道,明军士卒要是与鞑子一对一单挑,通常情况下绝对是鞑子占优,两军交战,若是人数对等,明军输多赢少,毕竟,农耕民族和尚处在奴隶社会的鱼牧民族较量单兵素质,军队强悍,占据上风才奇怪,农耕民族应该依仗的绝不应是士卒武勇,而是更先进的文明,更持久的战争潜力。

所以从一开始杨刚就没想过御敌于国门之外,把胜捷军拉到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带和鞑子死磕,那是脑残才会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八章 先防守,后反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