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恪生反问道。
“所以我想要去参军,想要自己亲自去创造一个平安,稳定,强大的外部环境,让中国人能挺直了腰杆生活,不受任何人欺凌盘剥,这样的话,我们陆家是不是也更有保障了呢?至于家族产业,父亲正值盛年,可以尝试着带领陆氏走出闵城,进入上海。至于将来,十多个弟弟,难道还找不出来一个可以继承陆氏的么?我陆氏子弟,可个个儿都是人物,从没有吃软饭,靠着家族余荫生活的。父亲大可放心呢!”
陆恪生的这一番话也是有些道理。
可是陆老爷真心不想让他去参军,因为他知道陆恪生去参军的后果,如果死在了战场上,那么自己的儿子也算是得偿所愿,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可是,陆恪生并非死在战场,而是被自己人算计,背后捅了一刀,死了。
陆家没了继承人,陆老爷本人深受打击,没有多久就一命呜呼,陆老爷死后,陆家的十多个儿子为了家族产业开始相互算计,外加上引狼入室,陆家一朝败落,工厂易主,陆家人也从天之骄子一朝落入困窘之地。
偌大的陆家,因为内部内乱,彻底地完蛋,这个过程,不过是一两年的事情罢了。
所以现在的陆老爷很想阻拦儿子,不想让他去参军,想让儿子接手陆家,然后自己开始退休生活。
当然,也许他也可以安排一下陆家的后路,毕竟这个国家还要乱上几十年,军阀之间斗争,和外敌斗争,后来自己人又开始折腾,几十年的动乱,反正自己真的没有多少的能耐可以避开这一波有一波的麻烦事儿。
或许,自己可以将闵城经营的滴水不漏,可是面对军队这种生物,面对军阀强权,陆俊生真心没有十足地把握可以保证闵城,甚至是陆家的安全问题。
所以,现在该怎么办?
至于儿子去参军闹、革、命啥的,陆俊生绝对是不会允许的。
要不然,自己折腾一发?统一全国,成为国父啥的,想想其实也挺好?
可是,他总觉得这样很麻烦,很麻烦,所以并不想这么折腾,呃,到底该如何?
陆俊生自己也觉得为难了。
“好吧,你说的也对,我担忧的也有道理,所以咱们爷俩都后退一步,彼此之间想想,是否有什么两全其美,呃,不,能稍微兼顾一下的主意出现,这样好不好?”
面对自己的嫡长子,自己培养了多年的孩子,他总是不忍心逼迫太过,所以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偃旗息鼓,先拖着吧。
可别弄的彼此之间下不来台,那样如果陆恪生的倔脾气上来,一走了之,自己可就该哭了。
所以现在要紧的是先稳住陆恪生,至于其他,是否要去参军啥的,慢慢来,实在不行,自己就扛起大旗,自己单干得了。
比起为别人做嫁衣裳,他相信,为自己打个江山,陆恪生应该更有奋斗之心才对。
不过这是最后,最糟糕的一步棋,不到万不得已,自己绝对不会那么傻不拉几地用这一招就是了。
陆恪生闻言,还算是明白父亲的一片心,所以点头同意了。
至少自己不用顶撞忤逆父亲,不用伤他的心,自己也不用左右为难。
再者,陆恪生也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要在弟弟中间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也算是为父亲分忧解难,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兄弟身上,不用成天地盯着自己,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也比较好。
陆老爷也是个能人,嫡子不少,庶子自然也不缺,加上女儿,总共十五个孩子。
陆家是典型的阳盛阴衰,十个儿子,五个女儿,想想也是心累。
现在陆家最小的儿子也已经成亲,儿媳也怀上了孙子,陆家上下加起来,只算主子也有四五十人了。
如果算上下人,数百人总是有的。
陆家所居住的陆苑也是闵城最大的府邸,据说是前朝什么大臣还是翰林的宅子,后来经过陆老爷的不断扩张,现在已经有数百亩之大了。
现在的陆苑也是分割成为了十来个单独的宅子,大家各过各的,谁也不干扰谁就是了。
陆老爷是个狠心的,不过这样做也很好地防止了陆家众兄弟阋墙内讧的可能。
这样的一番苦心别人是个什么看法,什么样的心思陆老爷自己其实并不在乎,他是偏心,可这陆家是自己一手弄出来的,所以自己就是偏心了又能如何呢?
儿子们想要抱怨,你又能抱怨什么呢?
只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儿,谁让陆恪生是嫡长子呢。
谁让陆俊生这个封建大老爷最注重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呢。所以其他人,尤其是陆恪生的嫡亲兄弟们除了抱怨自己倒霉之外,竟也是无能为力。
陆恪生的一母同胞的二弟只比陆恪生小五岁,行五,他还两个嫡亲的妹子,都已经嫁人生子。
所以现在陆恪生只有一个嫡亲的兄弟了,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所以陆恪生第一个想到的可以接替自己的便是陆冽生了。
陆冽生也是留洋归来的洋派人物,陆恪生的弟弟在德国学习的是机械制造,他的父亲是一位务实派,最讨厌的便是夸夸其谈之辈。
所以兄弟们选择学习的方向一般都比较务实,很少会去学习文学之类的。
不过对于女孩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