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一部第一百六十五章 宜昌陷落
楷模。而感人最深的,是他的殉国一役。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一个军人,战死沙场,可谓死得其所,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张将军之死却有着其非同寻常之处: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5o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因此,张将军之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其一。其二,张将军的死,决非仓促成仁或遭不测,而是怀着我死则国生之壮志,抱定为国家民族尽忠的久决之心,力战不退,以身殉国的,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军人武德的最高表现。他的死,使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之秋痛失一员大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但另一方面,他的死却有着比生更加伟大的意义---他的死,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忠勇奋斗的榜样,坚定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他的死,震动了那些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动摇妥协之徒,促使他们忏悔省悟,改过自新;他的死,更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昭示了中国人、中**人的庄严人格,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救国的坚强决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奋斗和牺牲支撑起民族精神的大厦。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所表现的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推动民族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张将军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英雄,在于他能经得起生与死的最严峻的考验,并把个人的生死与民族的存亡合为一流,与亿万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到了这步境地,他便能够越一己的利害,敞开宽大的胸怀,变得忠勇、谦恭、坚忍、无私,便能够在国家忧患、民族不幸的关头挺身而出,担当重任,誓死奋斗,为国捐躯。

中山先生曾说: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张将军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实践了中山先生的遗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将军虽然死去,但他的气节和精神,已经越了他的生命和他所处的时代,而汇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浩荡长河之中。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张将军耗尽心血,勤恳工作,为国家练就1o余万抗战劲旅,培养了数千名抗战的中坚干部;他身经百战,拼死杀敌,率部歼灭日本军队不下6万人,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张将军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死于忧患。他在忧患中奋斗了一生,竭尽了全力,最终却未能看到胜利的一天,这是多么遗憾的事!但他的奋斗没有白费,他的努力加了胜利的到来。他为国家、民族付出了一切,也得到了很多,这就是良心的安慰和后人的敬仰。他以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活要活得像个样子,死要死得像个样子!他的一生,没有愧对国家民族,没有愧对祖宗后代,没有愧对长官朋友,更没有愧对军人的称号。他的战功可夸,他的品行可嘉,他的气节可颂。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为数并不多。

文学家郁达夫先生说得好:“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是多么精辟的真知灼见!

当张将军殉国的消息传到新2o军军部的时候,刘建业一下子就昏了过去。

“全军所有人员,全体佩戴黑纱,向张总司令志哀。”被救醒过来以后,刘建业颤抖着嘴唇,向部下下达了命令。

当运载张将军灵柩的船只溯江而上,经过三峡的时候,刘建业率领早已等候在江边的军部人员和部队大小指挥官,在江边向将军英灵下跪,致以中国人最高的三拜九叩大礼,同时,炮兵鸣放礼炮,士兵向空中鸣枪致敬。

“大哥,愿你在天之灵佑我中华,永葆河山。”在向将军洒酒致祭的时候,刘建业默默地说着。

另一方面,日军第第39师团在宜城东北地区反扑得逞后再度乘机北上,与集结在枣阳地区的第第五战区部队猝不及防,向白河以西转移。日军跟踪追击。第第第39师团在偷渡白河时遭西岸中**队猛烈射击,联队长神崎哲次郎等第11军下令各师团停止追击,襄河以东枣阳地区作战至此结束。

日军第11军在汉水(襄河)以东作战中损失严重,作战时间2o多天,过预想时间一倍以上,官兵十分疲惫。停止追击后,迅收缩部队,至枣阳附近进行休整,但并未立即撤回原防。园部和一郎准备放弃第二阶段在汉水以西宜昌地区作战的计划。但是,他又担心失掉权威,他和幕僚们经过激烈争论,多数指挥官认为:如放弃原计划而反转,就意味着第一阶段作战遭到了挫折和失败,将会失掉该军统帅的权威和天皇的信任,因而不必顾虑部队的疲劳和减员,继续执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

第11军下达了准备西渡汉水进攻宜昌的命令,以6个汽车中队紧急调运1ooo多吨军需品到前线,于第第第22师团抽调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编组成松井支队加强给第11军。

第39师团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向汉水西岸炮轰一个半小时,然后


状态提示:第一部第一百六十五章 宜昌陷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