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一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紧急召见(二)

当刘建业再次走进那间房间的时候,他现情况看上去几乎和上一次的时候完全一样。布局,陈设,家具,人物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上一次进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时光真得如同流水一样。

“仲良,坐下来吧。”陈部长坐在沙上,招呼着刘建业。

在刘建业坐下来以后,陈部长笑着把一堆文件推到了刘建业的面前。

“你先看,看完以后,会问你话的。”陈部长对刘建业说。

刘建业拿过文件,抬头看了一眼一身戎装坐在办公桌前的最高统帅,见到最高统帅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还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看来,这一次肯定不是什么坏事情。只要不是坏事情,那就好办了。刘建业放下了心里的石头,开始翻阅起文件。

这是一些用日文写成的文件。文件都被清楚地表明了它的保密级别是绝密。而文件的封皮上面都印着“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字样。

刘建业打开文件,开始翻阅起这些日文的文件。由于刘建业在陆军大学学习期间,曾经跟随留学过日本陆军大学的杨教育长专门学习日语,所以,这些日文的文件,刘建业基本上不用翻译就可以直接阅读。

刘建业对这些文件是不看则已,一看就深陷其中,只知道连续不停的一页页看着。

当刘建业一口气看完以后,他常常地舒了一口气。

“校长,辞公,学生敢以性命担保,这些文件都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不等两位大人物问话,刘建业自己就先说了。

“不错,不错,和朴园,雨农他们的判断是一致的。”最高统帅点头说到。

“既然,你认为这些文件是真的,你说说看你的想法。”陈部长看一下最高统帅,见到他微微的点头,就开始问话。

“这对我们中国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危险。”刘建业语不惊人死不休。

“怎么讲?”陈部长连忙问。

“从这些文件的内容来看,日本军方和政府内部的南进和北进两派之间的争斗,已经分出了结果,南进派占据了上风。事实上,自从在外蒙的诺门坎,日本关东军和苏俄红军远东部队激烈交战,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受到挫败以后,北进派就开始失势了。事实很明显,日本陆军还没有能力对付实力强大的苏俄军队。日本为了维持自己的战争机器继续运转,不至于被与我国之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所拖垮,必须寻求稳定的战略资源的供应地。原先他们还可以从美国购买到石油和废钢铁等战略资源,但是,在美国宣布废除了《美日航海通商条约》,宣布对日本进行战略物资禁运以后,日本的主要战略物资供应渠道也被切断了。虽然,日本凭借它在亚洲的强势,强迫荷兰政府向他们出售在苏门答腊出产的部分石油,同时,在他们侵占的我国领土上大肆掠夺各种战略资源,但是他们所取得的物资数量并不足以维持他们长期的作战需要,而且他们在经过长期战争以后,黄金储备等硬通货也所剩不多了。如果他们要继续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要另寻出路,否则就只能寻求从中国解脱出来。我国的立场,他们不是不清楚地,这样的局面,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愿意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很自然的认为,南进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刘建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说道。

“继续说,不要停。”陈部长显得对刘建业的话很有兴趣。

“他们南进的目标就是欧洲列强所占据的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英国的马来亚有极为丰富的锡,荷兰的苏门答腊有他们所急需的石油,仅仅是这两点,就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了。除此之外,南洋同时也是盛产稻米的。粮食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当然,为了实现南进的目标,他们必须要有所准备。他们先就是要实现和苏俄之间关系的缓和。从去年以来,他们在与德国,意大利缔结同盟的同时,一直在和苏俄进行外交磋商,以承认我国的外蒙古与新疆是苏俄势力范围为条件,换取苏俄承认他们在我国东北和其他地区的既得利益。以俄国人向来的贪婪性格,他们是不会拒绝日本人的这个要求的。第二,他们趁着法国在欧洲战场上的惨败,强迫印度支那的法国当局同意他们军队的所谓进入。他们的军队进入印度支那以后,就取得了在东南亚的立足点和前进基地。下一步,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时机,正式向欧美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下手了。”刘建业继续说。

“你的意思是说,苏俄的援助会中断?这一点,看上去倒是很可能。而且,日本人会向南洋下手?他们不会是要疯吧?”陈部长说道。

“苏俄的主要注意力一直是在欧洲而不是对他们来说很遥远的亚洲,俄国人始终认为他们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不是一个亚欧国家。当前在欧洲大陆上,德国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此前的时候,俄国人趁着德国和其他国家忙于战争的时候,趁火打劫,强行占据了波兰的东部地区,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特兰斯瓦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独立小国,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苏俄已经和德国直接的面对面了。德国在去年的不列颠空战里失败以后,已经可以说无力渡过英吉利海峡,远征英国了,那么它在欧洲的唯一对手只剩下苏俄了。而对苏俄来说,能够阻挡它继续在欧洲大陆扩张的唯一对象就是德国。这


状态提示:第一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紧急召见(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