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罗斯福的复信中,马歇尔又转去了史迪威的另一封来信。他丝毫没有向总统的压力屈服,继续直言不讳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写道:“重庆在美国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宣传,给我的工作造成了日益增多的困难。在美国的舆论中,已经形成了完全虚假的印象。……一再的让步已经使得最高统帅确信,只要他坚持,我们又会妥协。”“如果我们能够训练和装备云南的部队,我们还能挽救形势,但是,我还要呼吁给我以支持,做好在必要时摊牌的准备。”
马歇尔和史迪威的信言之凿凿,但这都无法改变罗斯福的态度。
第14航空队正式成立,陈纳德根据罗斯福的命令被提升为少将,并出任该航空队司令。尽管史迪威把每月空运到中国的第14航空队使用,但陈纳德仍不以此为满足,频频制造麻烦。史迪威无法再作出让步,租借物资的绝大部分必须用于装备云南的远征军部队,他不能用剜肉补疮的办法,为了支援陈纳德而妨碍整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从地面动进攻,才能重新控制缅甸北部地区,打通地面国际交通线,使中国更方便的获得租借物资。而这就要求先有足够的物资以用于装备远征军部队。
最高统帅从罗斯福的允诺中看到了陈纳德的分量,他希望能利用美国总统对陈纳德的器重和对空战的偏爱,来为他争取更多的利益。第14航空队成立一个月后,最高统帅又一次致电罗斯福,要求派陈纳德去华盛顿,越过史迪威直接向总统汇报他的空战计划。
罗斯福对这个要求很感兴趣。上一年12月,他的远房侄子艾尔索普离开华盛顿去重庆时,他就表示了想见见陈纳德的愿望。但是,马歇尔警告说,让一个盟国插手美国的指挥体系,将会造成一个危险的先例。他在给罗斯福的报告中写道:“召回陈纳德,而把史迪威甩在一边,将会导致中国战区指挥权的明显分裂,甚至会造成史迪威将被解职,陈纳德将掌握地面和空中指挥权的不良影响。这可能正是最高统帅建议的目的,而我始终认为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建议,应当让史迪威、陈纳德和第1o航空队司令比斯尔一同回国,参加拟于5月举行的联合军事会议。
罗斯福勉强地同意了马歇尔的建议,但从名单上划去了比斯尔。4月23日,史迪威和陈纳德一同离开重庆,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出使中国一年多之后第一次回国的旅程。
当然,上层政治人物之间的这些复杂的事情和内幕,并不是刘建业所关心的。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在印度兰姆加尔的美军开办的训练学校里的学习,尽可能快地掌握美**队的作战方式和解决未来反攻缅甸的作战里中美英三**队之间的协调作战问题。
在这一年里,为了尽快掌握由美国提供给中国驻印军的各种装备,国民政府起了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活动,号召动在西南大后方的爱国知识青年报名参军,这些人里面大多都是被派到了在印度整训的驻印军部队。在爱国主义热情的驱动下,大批的知识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响应号召。每天都有大批的有着中学或者大学学历的新兵跟着带兵军官从四面八方来到昆明,然后从这里乘坐美国运输机,经过著名的驼峰航线,前往印度。
刘建业本来是可以乘坐专门搭乘前往印度带职受训的中高级军官的飞机前往印度的。这种飞机里面的待遇自然比那些搭载普通新兵的飞机要好得多。但是,不想受美国人白眼的刘建业专门向自己的老上司辞公提出申请,要求像一名普通士兵一样前往印度。辞公在接到申请以后,当即表示了赞赏的态度,并痛快地予以了批准。
于是,在4月的一个星光闪烁的夜里,刘建业穿着一身没有军衔标志的布军服,带着简单的行李还有一件棉衣,一个人乘坐汽车,来到了昆明郊外的巫家坝机场。在简单的查验证件以后,刘建业混在一群新兵中间,登上了一架美bsp; 这架飞机因为并不是专用的兵员运输机,只是在从印度飞到昆明执行完空运任务以后,空机搭载兵员,所以,机舱里面十分的简单,和原型机相比内部取消了所有的装饰,舒适的民航座椅被28张固定在舱壁上的折叠帆布座椅取代,士兵面对面乘坐,帆布座椅后被金属座椅所取代。进行货运时,为了承受货物的重压,加强了机舱地板,并设置了几处固定索以固定货物。最奇特的是安装了机腹挂钩,可对一些捆扎成卷的特定货物进行外挂运输。机身左侧的小型乘客舱门被大型三段式货舱门所代替,分为两部分,分别朝前后打开,其中前舱门上有可单独打开的小舱门。在一些情况下,部队会拆除整个前舱门方便行动。
等到美军地勤人强员清点核对过人数以后,飞机的舱门被关上了。飞机开始等待机场控制塔台的许可。
刘建业现,同机的这些新兵们不但没有携带武器,连棉衣都没有穿上,脚上还穿着*鞋。新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