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诚的逃跑直接导致原本就不多的中国国防力量只剩下八路军那可怜的几个步兵旅不到两万人的部队抵抗了,不过山东的八路军可不像内古军区的八路军那么富裕。战斗力比起韩云华所部来那更是天差地远,只经过了短短一个星期便被日伪军赶出了山东,而且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逃到冀南的不过区区两千人。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战斗方式,山东地区的八路军接到的命令是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可以转移到河北河南等省份。但是这次本就是日军蓄谋已久的一次围杀,又怎么能让八路军这么容易就逃走了。日军的情报这次极其的准确,山东各部队的大小指挥部的驻地日军几乎都清楚,飞机大炮特种部队毒气弹,日军无所不用其极。只用了一个多星期便将来不及逃跑的孙良诚部和八路军山东省委指挥的部队一网打尽。
经过侦查驻守聊城的是日军独立hun成第第第10旅团是于1939年在日本久留米编成,旅团长水野信少将。下辖独立步兵第41、42、43、44、45大队、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
听完特战队收集到的情报,韩云华不由得一阵诧异,这个独立hun成第十旅团历史上此时应该在淄博的张店驻扎,而聊城应该是由独立hun成第六旅团驻扎。不过想一想历史已经被他改变的面目全非了,一个旅团的驻防更是小事一件。所以韩云华也就不去深究了,反正也就只是一个独立hun成旅团,不过六七千人。
为了不引起日军的注意,韩云华命令姜云衫率领部队到东阿发展,而董梦国率领二营到莘县发展,至于独立大队则是被韩云华分才成三个独立中队发别到平yin、冠县,剩下的一个中队则是被调到了阳谷县与韩云华会合。
现在山东的局势还为稳定,如果沂独立团一旦有大动作,比如攻打个县城之类的,绝对会引起日军的疯狂反击的。所以韩云华只能将部队化整为零,让他们si下发展,等各部队都在当地站稳脚跟或者是山东的局势稍稍稳定以后再图它谋。为了保险起见,现在他们整支部队已经同内独立团团长也不叫韩云华,而是叫郭江龙。
阳谷县乃是水浒传中武松武二郎的家乡,武二郎打虎成名。今天他韩云华也到了阳谷县,却是没有上的景阳冈。但是他韩云华依然要成名,不,应该是他郭江龙要成名。倒不是韩云华也想要上的景阳冈打得母老虎,他是想要将阳谷县吃人的几位老虎先拿掉。
韩云华之所以要在聊城扎根,完全是看中了聊城的地理位置和聊城的战略资源。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后世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这让韩云华看到了部队以后发展所需要的粮食等生活物资的来源地。同时聊城境内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而且聊城境内也有许多高矮不平的丘陵,地势虽然不是很陡峭,但是还算得上是复杂,十分适合韩云华的需要。再加上聊城境内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发现,韩云华可以加以利用。
最让韩云华看中的还是聊城的地理位置,聊城地处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很重要。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无论是经济还是农业都很发达。用后世的评语说就是:“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但是韩云华也有着自己的考虑,聊城靠近冀南,必要时韩云华可以得到冀南八路军的援助。同时内古军区的物资也可以转道冀南运抵鲁西,不至于让韩云华现在率领的部队到达了山东后就显得孤立无援了。当然了,韩云华更是知道一些别人无法知晓的事情。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hun战以及日军入侵,虽然给聊城的农工商各业造成了极大破坏,但是也培养了聊城人民的**积极xing。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单单在聊城及其周围地区活动的抗日武装就足有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在此当中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聊城人民参加国共双方的抗日部队的人数超过了十五万人,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兵力资源,这也正是韩云华现在所缺乏的东西。而且韩云华也知道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