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雪耻>第六百四十八:战略大包围
中国大大小小的军阀手里,日本人的触角只延伸到了县一级而已。有些比较偏僻的县,日本人也都听之任之了,并没有派兵驻守。因此过度拉长的战线使得日军的交通线极其薄弱,因此西南地区的中**队趁机集中兵力打击日军的交通线。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徐州会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却接到了大本营调兵的命令,同时驻朝日军也接到了大本营的命令,这让烟俊六极为愤懑。

对于中国派遣军来说,中国战场上的敌人已经变得极为棘手,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在求援,尤其是支那人在整个支那北方的战线上摆出的架势也足以让中国派遣军感到惊讶。那可是主力决战啊,如果搁在平时,日军大本营巴不得一战定乾坤,彻底解决中国问题。但是现在却不行,中国战场、朝鲜战场、印缅战场、东南亚菲律宾战场到处都在打仗,日本的战争机器的动力已经被开到了最大,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其中一个战场发生大溃败。那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到时候整个日本都会受到波及,所以日军大本营不敢,冒这个险。

12月6日。台儿庄前线。补给已经5天没有发了,所有的粮食都进行了配给制。每天每个士兵只能分得一个寿司团,也就是白米团。然后每人一饭盒清汤。附近的支那人都已经逃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极大地引起了中古老百姓地恐惧,因此战争还未发起,附近的老百姓就全部逃了,剩下的全是一些老弱病残,这些人的家底比皇军的仓库还要干净,抢他们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躲在战壕里等待支那人的再一次进攻。

一如往常,最先开战的还是空军,对于日本士兵来说,这段时间无疑是极其痛苦的,每天都要承受数量庞大的中国战机的轰炸,幸好日军从南方战场调集来的空军也算是给力,每当中国战机出现的时候,很快就会有日军的飞机前来拦截,因此,每天战斗的开胃菜就是一场激烈的空战,今天同样不例外。

负责对日军实施轰炸的是联合空军指挥部轰炸机第一师一团,负责掩护的是战斗机第一团,两个团的战机共计166架。轰炸机一团的团长约翰金,是美国第9航空联队的一个副大队长,少校军衔。负责掩护的战斗机第一团团长叫许大良,是南洋华人,大学学历,算得上中国文化水平最高那一类人才了。原本想这样的人才韩云华说什么也不会放到军队里的,要知道现在整个被中国到处都在改革,到处都需要人才,反而军人却不缺,尤其是中下层军官,每年军校毕业的大批军官被补充到了部队里,因此韩云华一直想把许大良调到行政部门去,但是许大良本人却不乐意,他宁愿驾驶着战斗机血洒蓝天,也不愿意到行政单位去。

在这批飞机起飞后不久,同时有两批战机也起飞了,一批是前往河南地区轰炸日军的交通线,另一路则是直奔日本本土而去。这段时间中美空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已经显现出了威力,根据情报机关收集到的情报显示,日本大量的市民逃往农村山区,另外还有更多的人希望政府能够终止这场可恶的战争。中国机群起飞后不久,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便接到了消息,冈村宁次立即给陆军航空团打电话,要求陆航团立即派出机群拦截,务必不能使中国的机群到达战场。

负责拦截中国机群的是日军重建后的第五航空军,这个航空军也算是中国空军的老对手了,在东北之战的时候,这个航空军基本上被摧毁了,但是日军大本营在战后又重新建立了新的第五航空军,并且把它派到了中国战场。

尽管如此,重建后的第五航空军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之前的第五航空军,由于飞行员缺乏,第五航空军一半以上的飞行员都是航校还未毕业的娃娃兵,平均年龄只有17岁,负责指挥作战的大队长和联队长也都是一些30岁以下的小青年。

薛城,山东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在军事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但是今天注定是薛城扬名的一天,因为‘12.6’大空战就在薛城进行。

中日双方的大机群在薛城上空相遇。接到侦察机传回来的消息之后约翰金和许大良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向地面航空指挥中心汇报情况。

归绥航空指挥中心,邓大政委和上官青云以及詹姆斯中将以及毛利民少将、巴彦鲁夫中将等人都紧张滴听着悬挂在指挥大厅里的扩音接收器传回来的消息。

“报告政委,日军90余架战机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他们已经向我们机群率先开火,我军进行反击.......”

“103号机击落日机一架......”

“110号机击落日机一架,击伤日机3架.....”

“108号机击落日机一架,被日军僚机击中机翼,现已退出战场返回机场修理......”

“145号机击落日机2架,被日军领航战机击中油箱,飞机起火,飞行员跳伞.......”

.......

这场空战只进行了25分钟。联合空军以36架战机被击落击伤为代价全歼日军一个航空联队86架战机,击毙日军航空联队长长岭大佐。

这是一场鼓舞人心的视觉盛宴,尽管空战极为危险,但是薛城数万民众自愿站上街头为中国空军加油助威。空战过后。机群继续向南飞行,为陆军进行空中支援。

空军的表现确实不错,着实鼓舞了不少民众。尤其目睹了这场空战的青年人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八:战略大包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