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102章 苏俄人的攻击

spn在全世界忐忑的目光下,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巨人再次挥舞起了拳头,打到了一起。

只是这一次,轴心国联盟内缺少了德国战车的闪电突击,只有华夏人孤独的身影在战斗。

德国军队收到了国内最高联合统帅部的命令,保持着自卫防御状态,遗憾的拒绝了各地华夏军事长官的联合邀请。

盟军对德国人抛出了极为诱人的谈判条件,虽然德国国内还是吵闹着没有统一意见,但大多数还是倾向了保持克制的和谈。德国军人的刻板也让他们听从了来自国内名义上的最高指示。而盟军也刻意绕过德军,把所有的攻击火力,指向了华夏。

在一月份的和谈中,虽然双方也展开了三次战斗,但各自暗地里布置下,始终有所克制,算不上全面的攻击,但是这一次,筹谋了许久的盟军却是直接摆出了决斗的姿态。[

一千六百多万盟军的集体出动差点瘫痪了各处的最高指挥部。

虽然对德国还保持着警惕,但苏俄人还是投入了500多万兵力用在对华作战上。

这个时空的残酷,已经让苏俄人元气大伤,勉强九百多万的部队虽然号称千万,却根本凑不起原来时空的一千多万的军队数量。这一次过半兵力要调整进攻方向,直接针对华夏。部分是苏俄人的报复心理,部分也是英美的要求。

在英美连续的运作下,德国人已经没有了战斗的yù_wàng。论和谈还是战斗下去,苏俄人的西线领土基本上都能收回来,唯一让苏俄人不满的不过是赔款和战利品的问题,但自从斯大林和丘吉尔、罗斯福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秘密会谈后,斯大林的咆哮声就暂时消失了,回去后立即调整了计划,先对付华夏。

不似孟享依靠基地可以毫不顾忌的大手大脚,其他各国在战争中时刻不在考虑着成本的问题。

在德国人虎豹依旧主流的情况下,苏俄人在欧洲战场上还是t3485为主流。只有部分t4485和斯大林3提前面世。来对付德国人高端的e50和e75。

这并不表示。苏俄人没有底货。

面对华夏不断展露出来的超强装甲系列,苏俄人也快速研制出了t44100坦克和斯大林4坦克。

崇尚钢铁装甲的毛子,靠着特殊体制下的激情沸腾,在英美一心寻找强力炮灰的大力支援下,硬是赶在这次对华夏全面进攻前,在军队中快速服役广了。

而且苏俄人再次发挥了炮灰多的数量优势,一口气就拿出了8万门大小火炮。以及六千多辆其他型号的坦克,伴随着400多个师的冲锋号声,沿着伏尔加河沿岸,向华夏人扑来。

苏俄人做过了测试,他们的t44100虽然性能稍差于华夏的主流坦克t5455,但靠着总数八千多辆的数量优势也有一拼之力。

二级犀牛和灰熊坦克。苏俄人已经在东线的华夏进攻中领教过了,只能靠斯大林坦克来对付。至于那更为恐怖的猛犸坦克,苏俄人在自己的重型钢铁堡垒还没有走出实验室前,只能指望靠炮和炮灰来淹没它们。

不过,这些只是苏俄情报部门和参谋部门的一些算。但苏俄人向来不相信那些客观的判断,他们更相信举国之力下的主动能动性。在连地球都能掀翻的豪情下,战争的走向并不受参谋部门来控制。

“以前我们对付华夏的军队最多只有二百万,而且还要顾及西边的德国人。但现在德国人已经快要投降了。我们的五百多万大军即将再把华夏人打趴下!”苏俄的一些思想教导人员还特地列举出了一些比较靠谱的数据对比。把以前的失败都到了指挥人员的能和兵力的匮乏上。

现在他们面对二百多万华夏军队很有信心。

通过各种渠道,盟军对于华夏的兵力大致也有一个印象。即使新增加十万八万的也不影响大局。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新增加的人数级大部分都是属于天生战士的克隆士兵。虽然总人数没有增加太多,但作战人员的数量和实力都大大的提高了一大截。而且克隆兵们的牺牲精神,远远的超过了那些激情四射的苏俄年轻士兵。

……

“他们简直不是人!”舒拉趴在一处下水道里,大口的喘着粗气。[

他并没有在意下水道里的怪异味道和刚爬过他脚踝的那只老鼠,只是痛苦的晃了晃着脑袋,似乎想把脑袋里不断闪过的那些面表情厮杀的华夏士兵样子给晃出去。

苏俄人按照盟军的统一部署,主动发起了进攻,但一下子就碰到了铁板。各处战场没有进展不说,还不断被华夏军队反击得手,连破数处防线。

苏俄人低估了华夏灰熊和犀牛坦克的数量,在t54系列坦克难以大量更换的情况下,孟享选择了把所有的灰熊和犀牛坦克升级,并在基地升级获得了更多权限后,加大了它们的数量。

本来就不弱于斯大林坦克的性能,数量一多,根本不是苏俄人能招架住的,何况旁边还有猛犸坦克对斯大林坦克的研制横扫。

最重要的是,苏俄人一直没有夺下制空权。

没有得到纳粹德国的遗产,加上元气大伤,再加上英美始终对苏俄人在战机上留了一手,使得苏俄人的喷气式战机研制一直迟缓。虽然已经有了米格9,但是没有德国人的发动机,性能更为低劣。

发动机问题,苏俄人一直解决不了,而英美自己的发动机都不足,也没有支援的意思。

最终苏俄人创造性搞出了混合动力的米格13,


状态提示:第1102章 苏俄人的攻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