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立隋>第四十二章 大胜

在杨浩进军深泽县的同时。

长安。

李渊看着西方,那里,他的儿子正与秦军再度对持。在一个月前,他在西门送走了儿子世民。

那个时候,他的心中是不安、感慨的。

尽管对前番他不听自己的言语,而轻视薛举造成唐军大败有些不满,可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长子建成,乃是太子,断然是不可轻出的,不然,战场无眼,太子若是有什么闪失,可能会动摇根本。而元吉则是在镇守太原,力不能逮。所以他目前仰仗的,只有世民。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儿子,忠心度断然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薛举一死,秦军势必动荡不安,太子薛仁果登基为帝,想要控制他老爹的旧部,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些骄兵悍将不见得会卖他的帐,所以,即使唐军才经历了一场大败,李渊还是决定主动出击。毕竟这个时候的秦军,应该是最为虚弱的吧。若是等薛仁果控制住了他老爹的旧部,稳定了军心,那么以陇西精兵的厉害,又让李唐头痛了。

而上次战败后的李世民,在府中静思了许久,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性子,还是有些不稳重啊,可正是这一仗,让他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认识到了陇西骑兵的厉害。如果,日后,建上这次一支骑兵,冲锋陷阵,那是那么的爽快啊,男子汉,自当纵横沙场,虽死无憾!

生性不服输的他,在接到老爹的命令之后,当即表示愿与一雪前耻,将薛仁果捉拿,平定陇西,从而是李唐无后顾之忧,全力东进,进而平定天下。

上一次,是秦军攻打高墌城,而这一次,是李世民的唐军攻打高墌城,两军调换了一下位置。

可是这次的秦军,明显占据了弱势。

薛仁果其人,虽然骁勇,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凶戏,极度的迷信武力,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

大业十三年时,他曾奉父亲之命,攻打天水,攻下城池后,他将当地富人抓住,倒吊起来,逼迫他们交出财物。而且,他对手下将士,毫不体恤。薛举得到天水后,下令薛仁果进兵扶风,为农民起义军唐弼阻拒,多次攻打不下。后来唐弼接受了薛举的招降,可是薛仁果却心感不忿,乘其不备,率兵从后面偷袭,斩杀了他,并受其众。薛举得到消息之后,颇为无奈,让人传了口令给他:“你的武功才能,足以继承我的事业。可是你与人无恩,只知杀戮,不会收买人心,他日,我的社稷终会在你的伸手覆灭。”

薛仁果在做太子时,常常仗着一身武力,谁也瞧不上,所以与手下的将领很不和睦,登上皇位后,各将领都对他感到猜疑和恐惧,生怕被他拿来开刀,所以都对他很是提防,深恐他那日心情不好,就拿手下的将士开刀。

随后,薛举的智囊,老成谋国的大臣郝瑗也因为薛举的去世而过度悲伤,不久也死去了。郝瑗其人,颇受将士爱戴,对薛举也是忠心耿耿。如果有他在,薛仁果即使要败,也不会败得那么快。

薛仁果一向自负武功过人,对于其他,均是毫不在乎,后勤供应等乱成一团,局势渐渐向唐军好转。

这一次,李世民采取的策略还是同上次一样,深挖壁垒,高筑栅栏,闭营不出。

薛仁果闻知李世民带兵前来,忙令部将宗罗睺出城挑战,可李世民却紧闭营门,拒不出战。

秦军在外叫骂,众将士均是按捺不住,可是李世民却是沉稳如山,在中军帐中安坐。

有人不明白李世民的做法,还以为他经历了上次一败,怕了薛仁果了,就问道:“这是为何?”

李世民笑着道:“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而贼军刚刚胜利,兵锋甚锐。在此情况下,理应坚守壁垒以待时机!等到他们轻敌懈怠,我军奋发,必能一战而胜。”

正说着,有人送来了军文。

消息,是不好的。

原来薛举死后,薛仁果继位为帝,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率兵攻打唐军。先是击败了唐军名将窦轨,接着亲率大军包围了军事要地泾州城。泾州守将刘感环城据守,接连击败了薛军的数次进攻,后来城中缺粮,城中只能杀马充饥,正在泾州城危机之时,李叔良率领援军赶来。

薛仁果立即撤退,并让高墌送出诈降书,刘感将信将疑,但李叔良却大为兴奋,立即强令刘感领兵前往。刘赶带兵赶去,中了薛仁果的伏兵,人也被抓住。薛仁果让他全去劝降。刘感假意答应,可是到了泾州城,刘感大声疾呼,要城里的人坚守,千万不能投降。

薛仁果大怒,杀死了刘感,正要挥兵攻打泾州城时,却是听到了李世民带兵攻打高墌的消息,于是薛仁果立刻带兵回援高墌。

薛仁果当即派部将宗罗睺出城挑战,可是李世民根本不理他,只是困守在营寨之中。

薛仁果很是焦急,可是焦急又有什么办法?他数次试图攻打李世民的大营,可是那个营寨,防范太森严了,他几乎找不到破绽,数次的攻打,换来的结果,反而是损兵折将。时间一久,薛仁果就坐不住了,因为他缺粮了,这就是他忽视了后勤的结果。

而且,随着两军对峙的时间越久,他发现了一丝不对劲。那些平素和他关系不是很好的秦军,开始三三两两投奔了李唐!其中就有那个一向不满他的梁胡郎,而且这厮,一走,带走了足足五千人!都是薛举身边的精锐,其中而更有一千骑兵。

李世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大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