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立隋>第三十九章 去留(上)

雨,越来越大了。

整个路面泞泥不堪,贾胡堡内,李渊的眉头紧紧的皱着。这场雨,太久了啊,许多地方都决堤了,军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谣言,盘踞马邑的刘武周要南下攻取太原。

“唉!”李渊捋了捋胡须,先是缺粮,接着就遇见这档子事,军中人心浮动,人人思归哪!要战,可是大雨弥漫,道路难行,根本没有办法攻打霍邑。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如今中原一带,风头正盛的瓦岗李密,在接到自己的信件后,居然隐晦的同意了自己的方案。

如今的李渊,北有突厥、刘武周,所以李渊西进长安,必须先稳住突厥,所以他才会派人前往突厥称臣,同样,位于潼关以东的李密,也必须要稳住,这样他才能放心的西进长安。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李密,进行了一番试探。

很快,李密给他回了一封信,大意是:你我都姓李,乃是同宗,我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只是四海的英雄看的起我,共推我为盟主,希望你能够帮助我,执子婴于咸阳,杀商辛于牧野,那样,对大家都好。同时,李密还暗示两军可以缔结盟约,互不侵犯。事实上,李密攻打洛阳,虽是占据了上风,可是久攻不下,关中、幽蓟、江都等地援军正在路上,李密也是压力大增,没有余力考虑西进。

李渊马上命温大雅回了一封信,说:“当今天下大乱,需要一位共主。这个人除了你,还能有谁?老夫已年过半百,志不在此,但我很高兴能拥戴老弟,攀龙麟、附凤翼,希望老弟早应图谶,安定万民!你是盟主,但愿你看在我们同宗的份上,依旧把我封在陶唐故地,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李密见信,骄矜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把信拿给将领们传阅,说:“连唐公都如此推举我,看来天下指日可定啊!”

李密从此对李渊大生好感,双方信函往来十分频繁。

可是这个好消息并不能将李渊心中的烦恼去掉,大雨、粮荒、流言,无不在考验李渊的心理承受能力,进兵?还是退保太原?他的心中犹豫不决。

大帐内,李渊的脸色阴沉,沉思良久,他看着底下众人,问道:“如今的局势,诸君已经清楚,不知有何良策?”

一片沉默,良久。

裴寂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大将军,如今宋老生与屈突通据守险要,不容易攻破;突厥人贪婪而不讲信义,唯利是图;刘武周是向突厥人称臣的人。太原为一方都会,乃是我军根本,将士的家属都在那里,断不可有失,不如返回太原以救援根本之地,然后再商议今后的行动!”

裴寂说完,李渊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是,随即众多将领站了出来,纷纷支持裴寂的说法,这其中,有武士彟,有刘弘基,有殷开山。李渊的心沉了下去。这些将领只不过是为自己考虑而已,可是他李渊不行!他以匡扶隋室为号,大张旗鼓从太原南下,却因大雨,未下一城,未打一仗,倘若稍遇挫折就当缩头乌龟,还侈谈什么平定海内、问鼎天下?!到时候不但会遭天下英雄耻笑,而且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和士气也会溃散瓦解、功亏一篑!太原固然重要,可始终龟缩在老巢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太原一地,虽然兵精粮足,可是困守一地,能有多大作为?他日突厥,刘武周等人来攻,还有盘踞在河东、临汾诸郡的屈突通、宋老生等人来攻,太原几乎就处于四面受敌的情况,凭着一郡之地,能守住吗?

李渊轻轻的叹息,他的目光缓缓的扫过众人,最后在尚未说话的两人脸上停下,那是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他深深的呼吸,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两人,缓缓地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他的话语尚未说话,只见两个儿子上前,说出一番话来,让他忍不住笑了。

果然,还是自己家人可靠啊,两个人对于裴寂的说辞,给予了还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眼下遍地都是庄稼,何必担心断粮?宋老生亲率急躁,一战便可将其生擒。二:李密一门心思守着东都的大粮仓,一直在与东都军队进行拉锯战,根本无暇作长远的打算。三:刘武周表面上投靠突厥,背地里却和突厥人互相猜疑;虽然贪图太原,可他更担心自己的老巢马邑被人抄了后路。四:我们之所以举义,就是为了奋不顾身拯救苍生,先入长安、号令天下!如今遇上小小的挫折就遽然班师,恐怕义军会一朝解体。我们就算困守太原一城之地,到头来还是一小撮盗匪而已,拿什么保命?

李渊笑了,有的话他不能说,只能让两个儿子来说,可是,哪有什么用?建成世民,都是年少之人,血气方刚,锐气正炽,如今三军士气低迷,倒是需要他们。可是多数人都是赞成回转太原。裴寂这些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小,如今刚刚起兵,正是用人之际,李渊深知不可与这些人闹翻,否则可能就会一拍两散。本来么,这些人随他起兵,也不过是想博个富贵,若是没有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死掉,还不一拍两散?

李渊抬起头,深知要说服这些人,很不容易。可是还能怎样呢?

李渊尚有些犹豫,这时,有士兵进来,高声道:“大将军,太原有军情!”

众人顿时想起军中盛传的事情,均是脸色一变,若是太原有失,那么大势去矣,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李渊沉默着,接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去留(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