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异界召唤之全面战争>第三十四章:新生普伦的势力体系

爱尔兰新历普伦纪年一年零四月零二十日。

随着普伦在爱尔兰岛屿上的所作所为被阿拉贡以及一帮村民的四处宣传张扬。如今整个爱尔兰岛屿上都知道了普伦的大名。不畏惧强权、致力于自由(?)、愿意对已经备受欺压的爱尔兰人伸出援助之手。

与英格兰人的暴政相比,他们愿意为失去家园的人提供住所,他们愿意为即将饿死的人提供食物,他们也愿意为想要反抗英格兰暴政的人提供武器铠甲,帮助所有想要参入战争的人完成夙愿。他们的大公无私与英格兰的阴险吝啬成鲜明对比。

“我的同胞们,想要自由的话就前往爱尔兰岛屿上的圣地。去那里,去都柏林效忠在他的旗下!那样你将得到救赎!在伟大的普伦之王和荣耀圣蔷薇旗帜下,浴血奋战把!”阿拉贡四处鼓动着自己的同胞,同行的还有数十位一起的村民,以及阿拉贡的兄长艾因。

普伦的名气在爱尔兰岛屿上越来越大,每日慕名前来寻找帮助的爱尔兰人越来越多,并且随着时间的累积,从纪年一年三月十五日开始到现在的四月二十日结束。短短的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普伦总共接待了超过两万一千多名爱尔兰人,八百多位本地商人和两百多外地商人,十多位各地其他民族的使者想要与普伦达成贸易协定。

而正如鼓舞大量爱尔兰人来到都柏林的阿拉贡所说,普伦确实非常大方的为失去家园的人提供住所,提供食物,甚至有意参军的人也可以加入普伦的军队。自然普伦所做的这一切并非不求回报,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爱尔兰人宣誓效忠普伦,效忠他们的王德拉克.d.夏亚。

随着大发展时期的展开,普伦的金币消耗量在急剧上涨,甚至每一天的支出最少都要上千金币才能维持整个城市的开销。

而正当夏亚哭着脸为自己日渐稀少的金币而烦恼时,普伦的经济贸易时代也终于来临了。正所谓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普伦在大量出产鱼类物资的同时最多的还是出售武器盾牌以及盔甲。

精良的铠甲,上等的利剑,闪烁着寒光的长枪与坚固的盾牌。这些都是普伦最为畅销的商品,也是所有商人与他国使者最为乐意买卖的物资。

当然夏亚也不会蠢到将自己最好的铠甲与武器卖出去,夏亚采用了后世的拍卖模式。每一次的拍卖,夏亚会提供一千套牛皮制造的坚韧皮甲,五百把粗铁打制的长剑,五百根粗制的长矛,三百面铁制盾牌以及三套全身覆盖式的贵族锁甲。

这样的一套装备足够武装起四千多人的民兵队伍,对于各个大国而言或许完全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各个落后部落以及被排挤的小国而言,夏亚所出售的武器与军备简直是天降甘露,并且这样一套的武装军械买齐也只用两万金币。

啊对了,顺便一提在这个异世界里人口比列是非常庞大的,如果硬要以数字统计大约是中世纪人口的十二倍以上。

有些较为富有的贵族或者豪商,一口气就会买三到五套运上几大马车浩浩荡荡的开回自己的领地。

一路上他们还不用担心有人来袭击,因为在普伦的军威面前,特别是那天天跑出去巡逻的千余名骑士的沿途保护,大部分客户都不用担心会半途遇到劫匪一类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顾客比较特殊需要走水路,这对于总数只有二三十搜船的普伦而言,来来回回未免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有些人还需要经过英格兰人控制的海域,更加是危机重重。

夏亚考虑到海路其实才是普伦的真正贸易出路后,索性多建立了几个码头,然后开始大量招募船只与水手,并且在各个码头的沿岸建立起坚固的土堡(人工堆积,不算建筑栏内建筑)。每一个土堡的外墙高三米,占地400多平方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里面一般驻守的都是普通民兵。

按标准来算,夏亚一共花费了3380枚金币建立了四座船坞,招募了一百艘柯克战舰花费了六千金币。再加上建立了四座土堡,里面都会安排一百二十名长矛手和八十名弓箭手再加上两名轻骑兵。共计四座土堡内驻有守军长矛手四百八十名、弓箭手三百二十名,骑兵八名。花费金币3200枚。

共计六千五百八十枚金币就此投进了大海中,但是相对的有付出就有回报。

普伦的港口一天到晚都是吵吵嚷嚷,原因无它,商船太多挤满了港口别的船出不去也进不来了。

这些商船大部分都是爱尔兰人的,因为普伦本身就是在爱尔兰岛上所以大部分客户还都是爱尔兰人。但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比如罗马帝国的,丹麦王国的,还有一小撮的竟然是英格兰的商人,这一点让夏亚略感吃惊的同时也感叹金钱利益的伟大。

西边码头上,天天都有四五支每支十名普伦士兵的巡逻队不分日夜的在巡逻。

这些普伦士兵统一为十月军团的麾下直属,与东边码头的将军卫队直属军队分别各管着各自的地盘。

普伦共有三大势力构成,其一为最初响应夏亚招揽的四大贵族家族。分别为诺里蛮一族、克里比一族、亚伦一族、以及三家之首的沙利亚家族。当然,沙利亚一族其实真正意义上不属于贵族而是隶属王殿的直系部队。因为沙利亚一族天生豪勇善战,体内又流淌着百年前最强战士斯巴达的血脉,而且他们的族长又是十二守护骑士之一的圣枪骑士!所以他们一族三千多人都被夏亚安排在距离普伦总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新生普伦的势力体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