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八百零九章 鳄鱼的眼泪(中)
>而且整个百姓与民族思想的觉醒,会带来无数种变数,这些变数,连郑朗都无法想像。

那么中国历朝历代也不会进入一个死循环,国家成立,知道前代败坏,开始大治,矛盾积累。试图中兴,不成功后妥协,最终灭亡,再来,所以郑朗用了八字来形容中国的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还能有什么?

但这两条,郑朗更不敢清晰地写出来。

更不说,继续道:“濮仪之争,陛下听信五六臣的谗言。我在朝会上说陛下名份得之先帝。若否认先帝,名份则不正。仅是其一。天无二ri,地无二君,尽管是皇考,也不能出现两个皇考。朝廷与皇权是礼法维护的。礼法破坏,后代佼仿,遗患无穷。我说了一些道理,非是为我,更非是为了先帝。先帝有后,仅是四位公主,她们的后代也因为枝开旁落,越来越末落。国家想长久存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于先帝后裔有何干系?邓内侍,你说我进谏,是为了先帝好,还是为了陛下好?”

邓保吉凝眉深思。最后道:“郑公言之有理也。”

没有立即回去,而是让侍卫写了一篇札带到内宫。

高滔滔看后轻啐一口,鬼才相信,但不得不承认郑朗对这个国家没有坏心。又让侍卫带来一个问题:“陛下终是君,亦如你所写。如今陛下不肯在濮仪上做退让。为何你不能想出两全其美之策,替陛下化解之?”

中庸说的啥,主要就是讲调节。又于礼里对中大,那么你忠于皇上,替皇帝来个中。

郑朗又是一笑,看来以后有意思了。

他答道:“我少年时就说法度,法是不能更改的,调节的仅是度。濮仪之事,不仅关系到君臣的名位,还是孝道与礼法,这是不可能调节的,但皇后忧国爱民,臣倒是可以进一言。严荣为银行监时,兢兢业业,然中书数次试图将手伸入银行监。又篡改先帝诏旨,于是引起各个股契们的不安,才发生产如今的变故。朝廷虽下旨,让严荣复职,可诏书终是出自韩琦之手,严荣还是感到不安。为何陛下不亲写一份授书,那么严荣不遵守,那就是流于jian邪了。”

不要怪严荣,也不能怪我,严荣忠的是皇上,非是韩琦,我更没有插手。

高滔滔笑叱一声。

知道郑朗不可能将丈夫位置放在姑父之上的,却也不怪。慢慢来,得先将国家眼下危机化解过去。

于是赵曙亲笔书旨。

严荣这才不情不愿地返回银行监,一片狼籍了,短短不到两个月的辰光,竟然让孙思恭搬走了一千六百多万缗钱。严荣是老实人,气得在银行监里骂娘。

更大的争议出来。

天热了,另一个危机悄然浮出水面,干旱!

开始时,大家皆没有注意。

但旱情越来越普遍,于是大家想到一个问题,郑朗说的那句话。

大臣们再次躁动起来,纷纷进谏弹劾。

韩琦与欧阳修两个感到很苦逼,还有完没完?危机整象海上的波涛,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生起。其实此时两人心中皆有些后悔,不是自己想做一个坏官,扪心自问,自己从政以来,就没有往腰包里装一个儿。

主要就是皇上的种种大逆不道的事,让自己下海了。

事已至此,后悔无用。世上也没有后悔药这玩意儿卖。欧阳修博学多才,曾经还看过郑朗撰写的格物学,面对大臣们的弹劾

声,欧阳修用郑朗的格物学来反击。

天道无情,与人道有何干系?然后解释雨雪干旱的原因。居然让他蒙对了一半。郑朗对格物学有研究,因此知道今年干旱,刻意用此打击中书。

他看,其他人也在看,比如曾公亮。

史上三月份以后,濮仪之争慢慢平息下来,曾公亮继续做老好人,然因为郑朗有意无意的推动,此时不但没有平息,一直在激化。曾公亮也厌倦了这长达数年的争执,心灰意冷之下,站出来进行辨驳。

欧阳修说得有道理,可郑朗在写格物学时,怕人认为是妖异,也怕麻烦,用了一些儒家里面似是而非的文字章句做了注释,更没有否认神明的存在。无奈之举,记的仅是一些学习过的内容,比如原弹的理论,早就学过了,可能做出来吗?就是能做出来。以宋朝落后的工业基础,能做出来吗?得慢慢推动,即便过了几百年后,大家也不过认为自己是达芬奇那样的人物,不会多做其他的想法。

有一个天道。有一个神明。对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是一个拘束,否则天不怕地不怕,指不准以后会出多少隋炀帝。

欧阳修研究了。曾公亮研究得很细,就是他名列宰相,还关心着军械监,甚至提出一些有益的帮助。

至于郑朗能不能预测未来的天气,其实这倒是很好理解的。这时候传说中天文官若jing通到一定地步,就能预测天气。曾公亮为此还问过,郑朗答得含糊,毕竟他做好几次天气预报员,不说不懂,也不说懂,仅说与天文官一样,能推测,但不敢说自己推测一定是准确的。否则那不是学问,而是妖怪。记得当时曾公亮为此曾大笑。

然不管懂不懂,国家发展到今天,两府宰执肯定有失,包括自己在内。

两相展开争辨。然后曾公亮说,我失了朝仪,在中书又做得不好,陛下。请将我外放。欧阳修一看不妙,自动闭上嘴巴。这个小开始反水。咱不与他火拼。

他没有辨赢,问题就来了。并且这次不一样,


状态提示:八百零九章 鳄鱼的眼泪(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