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七、华海宴平江河清(三)
(今天第二更!)
这究竟会是怎么样的一座城?.
宋应星漫步在街头,万时华在他身边,两人的眼中都是迷茫。
他们来到新襄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和俞国振南下不同,他们走的是内河水道,通过灵渠自长江水系转至漓江水系。先到了钦`州,看到这里商贾云集、人口众多,民生殷实、物产丰饶,当时二人就以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此前钦`州每年缴纳的商税才不过区区二百两,而现在一年的商税则多达四千七百两,这些钱足以让王传胪手头宽松,将多年未曾修葺过的衙门、街道好生整修一番了。
但等他们来到新襄后,就更为震惊,甚至有一种恍然如梦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新襄多小山,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大也是依托着山而展开。新襄多暴雨,为了减少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之类不忍之事,城边的小山都进行了简单保护处置。在别人看来这是劳民伤财的糜费之举,在俞国振看来,新襄每年的收入在迅速递增,这些收入除了投到扩大再生产上,还有一部分就应该用于改善民生。
“茂先兄,你现在弄清楚路是怎么走的了么?”宋应星向万茂先问道。
“我再看看。”万茂先嘟囔了一声,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开始又去翻自己手中的铅印图册。
这两位老先生鼻子上都架了老花眼镜,透明玻璃的出现,特别是镜片打磨技术地进步,使得“眼镜业”也发展起来。全大明读书人不下数百万,其中近视老花者绝不在少数,比如说宋应星与万茂先,都有很严重的老花症状。到了新襄之后,二人享受的福利之一,便是可以每年免费配一副合适的老花镜——否则的话之贵,他二人的收入还真有些吃紧。
“两位先生可是迷路了?”就在他二人对着新襄地图查看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时,旁边一个只剩独臂的年轻人笑着过来问道。
这年轻人服饰与虎卫的服饰有些相似,过他还戴着臂章,臂章上书着“市管”二字,便是他所属的机构简称了。在新襄成为一座人口过万的城市之后,原先靠着自觉来约束众人的简单制度就行不通了,俞国振便设置“新襄城市内务管理局”这个机构,也有人称之为“城管”的,每次俞国振听到这个词便会发一会呆露出淡淡的笑来。
市管的管理范围极大,从新襄市的规划,到街头巷尾不允许随地大小便,都在他们管辖范围之列。与许多新襄的公共机构一样,它的主要管理者,同样也是虎卫中退下的伤病。初到新襄时,两位老先生并不知道这一点,只道此地役使残疾颇为不仁,但在京畿大战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些看似残疾的年轻人,个个都曾是在战场上生龙活虎浴血奋战的好汉!
两人肃然向这年轻人行礼,不敢以执贱役者视之。
新襄的礼特别多,根据俞国振强行推动的规矩,下属见上司要行礼,上司也要还礼。若是下属行跪拜礼,那上司就得还半跪,若是下属长揖及地,上司至少要弯腰鞠躬。俞国振的理由是新襄聚万乡之民,须重教化才可成礼仪之邦,但这样做的实际结果是,在这儿没有哪个上司愿意下属给自己行跪拜礼的。…。
“多谢这位小哥了,唉……新襄房屋太高,让人……实在是头昏眼花啊。”
万时华多少有些觉得羞愧,他们来到新襄两个多月,基本上天天迷路,也怪不得如此,因为新襄的建设速度太快了。
从崇祯七年,到现在的崇祯九年,不过是两年的时间里,新襄的规模扩大了二十倍也不只,人口同样如此。特别是崇祯八年以来,新襄多达四千人之众的基建工团,加上跑来当小工的峒人和各族民工,超过万人的基建队伍,就没有一天休息。
修路,架桥,还有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盖楼。
如今三层楼已经是新修最普遍的,自从崇祯八年以来,新襄新建的房屋普遍都是三层。临街的第一层是门面店铺,出租给那些年纪有些大的人开办各种商铺,方便百姓生计。第二层、第三层则是住房,后面还有一个大的公用院子,院子里做了简易的园林绿化,也有人家种上一些供自己食用的蔬菜瓜果。
这种建筑样式,实在让宋应星、万星华等新来的人觉得新鲜。但最让他们惊奇的,还是玻璃窗子。
即使是在新襄,玻璃窗子也是新鲜事儿,直到今年三月才开始流行起来。大块的玻璃被切割得方方正正,然后用小钉子固定在木窗棂上,这样装饰过的房子比窗纸亮堂得多,也能有效隔阻新襄的一大祸患蚊虫,如果再辅以用细纱织成的纱窗,那么冬暖夏凉,实在是极方便于生活。只不过宋应星也问过价格,这样的窗子全套下来花费不菲,也只有工钱相当高、收入相当不错的新襄人,才能够支付得起。
“两位先生是要去新襄初等学堂,顺着这条太白街向北,然后在下一个路口处折向西,便可看到退之路的标牌,再顺着退之路到尽头,是六层楼,六屋楼下有个门便是初等学堂的侧门。”
那市管不等二人说自己要去哪儿,便将道路详细指点出来,二人道了谢,然后意识到不对,拉住那市管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去哪儿?”
“二位先生如今可也是咱们新襄的名人了,每日都迷路的可不多见。”市管善意地笑了起来。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