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0年建国至1935年,在帝国1540教育计划的长期推动下,帝国教育拥有7400余所专科学校和415所高等学院,每年培养中高等专科毕业生180万人,培养大学生16万人,通过“两个万人计划”的长期推行,帝国每年在海外英美德法等国都长期保持超过一万名的留学生,其中约有14在海外高等学府取得博士学位。{请在索,首发网阅读}
至1935年,帝国通过技术移民、国际公区计划从海外引入外籍人口超过780万人,其中,外籍的中高级技师、工程师、科研人员、学者、医生、科学家、教职员约占总比的14,仅有资格纳入外国专家总局管辖的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工程专家就超过1.55万人。
正是有了这样基础,中国才可以在20世纪的30年代复制德国在一战前的奇迹,通过zfu扶持及企业主导的科技研究迅速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从1933年到1935年,中国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包揽了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医学奖,帝国z科学院组织的尼古拉.特斯拉爵士科学奖也被视作代表最高荣誉的国际应用科学最高奖。
在1928年之前,帝国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在追赶欧美列强,而从1930年之后,帝国的科技研究则几乎都处于追求更高水平,从1925年至1935年的这十年时间里,帝国一直是世界上科研支出规模第一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大萧条的1929年至1933年期间,帝国的科研投资几乎占全球的80以上,这五年也是帝国拉开和英美德法等国差距,一跃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最强国的关键时期。
但是,这种领先地位还处于一个相对微弱的状况,为了追赶差距,在经济恢复之后,英美德苏法ri各国都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特别是美国、德国和苏联,其投入规模空前强大,而帝国为了维持现阶段微弱的科技领先优势,也继续加大投资规模,在科技研发资本投入的规模上仍然牢牢占据世界总量的50左右,在科研人员的总量和平均教育水平上,帝国也占据世界的领先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已经在整个帝国上下都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1935年底,帝国已经完成了两个具有世界xing**的新技术。
第一个新技术就是半导体材料的圆晶直拉法,从201工程开始创立起,帝国就从将这一技术纳入研究范围,邀请在1915年发现了这一工业技术特征的波兰科学家简.裘克拉斯基来华担任中国半导体工业研究院的的首席科学家。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帝国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相关的研究,加上反向研究,逐渐摸索出更有效率的高规格硅、锗等二十多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的圆晶直拉法工艺,并且找到了更为特殊的新一代砷化镓、砷化铝等复杂工艺下才能出现的半导体材料。
随着这种工艺技术从研究院的实验室进入工业规模生产阶段,这就意味着帝国的晶体管研究已经进入新的阶段,z计算机研究院在此基础上也启动了全新的晶体计算机的研制工程,集成电路在帝国内部的秘密运用也将进入新阶段。
在现在的阶段,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还都只限制于军事用途,对于帝**事武装的雷达、计算机等特殊发展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整个世界工业史的发展来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就是抓住了二次工业**的末班车,凭借人口和资源优势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又抓住了世界第三次工业**的早班车。
在这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雷达、声纳、涡喷发动机、油泵柴油机、青霉素、盘尼西林、计算机、彩se胶卷、塑料、化学纤维、玻璃纤维、信用卡、纵横式自动电话交换机、核电站、核武器、航空母舰、导弹、晶体管……改变人类历史的一切都诞生在这十年,或是在这十年成熟,或是在这十年开启。
帝国幸运之处就在于大萧条期间,一跃成为这十年间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拥有最强的科技研发实力,乘机同欧美力强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在这些新的世界工业科技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产业技术是帝国保持着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并且是欧美短时期难以追赶的,第一是此前所说的半导体工业,第二则是核工业。
帝国在晶体工业上投入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之久,才在z计算机研究院、东北电子研究院、江南电子研究院三所国家级科研中心**完成了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基础工作,耗资数亿中圆完成了半导体工业从基础研究的发明时代到量产时代的大**。
在核工业领域,虽然美国和德国都在发展这一领域的科技,美国也在同一时期建立了实验xing质的石墨反应堆,帝国却在蒙古阿奇特湖修建了第一座具有商业xing质的重水反应堆核电站。
这座核电站建成之后,帝国就将每年拥有制造六枚原子弹的武器级钚-239,而帝国的原子弹工程已经正式确定了两种方案,一号方案是钚弹,二号方案是铀弹,因为钚弹具有可参照的设计和部分样品,一号方案进步的速度最快,预计在1936年下半年就能进行第一次核爆炸试验,相关的实验场地也已经在修建之中。
帝国科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关键领域投入规模大,优势相对更明显,核、电子、冶金、重型机床、电气、航空六个领域就是帝国追求全面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