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穿越到燧皇时代>第一八六章 华山论道寻根脉

第一八六章华山论道寻根脉

“这可太好了,封儿我正想有个说话的人一路同行呐,哈哈哈。”封儿是满口答应,甚至还为此开心不已。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来,封儿,干!”我们的心绪终于回到了这初次见面的欢宴之上。

看的出来,封儿并不希望我过多的了解大山之盟内部的物事,特别是青铜铸造的技术,听说我要回返,当然是求之不得了。我则是希望藉此往华山一寻,寻找洪爷爷所提倡的道义本真之所在,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柯儿,酒宴感觉如何?”封儿眼看着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随即侧身问我。

“柯儿以为很好,封儿,我和湖莽叔刚到此地,你就如此盛情的招待,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我客气的寒暄着。

“柯儿不必客气,想来,柯儿和这位湖莽军将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的,我们今夜的欢宴就到这吧,来人,安排健妇服侍湖莽叔歇息。好了,大家各自散了吧。柯儿,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同榻而眠,就像我们穿越之前的那个晚上一样,封儿我想跟你说一说我对后世青藏高原的看法。”说完,封儿看着我,报之以神秘的一笑。

“怎么,封儿,你去过青藏高原了?”封儿的话,一下子把我这一路的疲劳,清除的一干二净。

我们两个人就躺在这厅堂台子的席榻上,继续亲热的交谈。

“柯儿,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山海经》这本上古神书?”封儿的话语,不断地牵扯着我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在《山海经》的‘大荒西经’里,多次提到有荒山,日月所入,柯儿,你觉得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封儿又开始了他惯用的提问之法,就是自问自答。

“那就是在说青藏高原。”封儿以一种不容质疑的口吻作了结论。

“在‘海内西经’中说的更详细了。‘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an)。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夷羿莫能上冈之岩。’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山高,一般人上不去,只有像后羿这样的英雄才能上去。”

说着,封儿停顿了一下,在暗夜里拉起我的手,又继续说道:“柯儿,你可能怀疑我的说法,我再接着说着《山海经》。‘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xiang)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封儿得意的背诵这《山海经》中‘海内西经’的文字之后,话锋一转。

“柯儿你想,万仞之山怎么可能有木禾呢?这九井就说明井很多,又有很多进出的通道,就是有九门,道路艰险就好像是有神灵在把守一样。赤水出东南,大河出东北,这不就是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嘛。所以,封儿我认为,所谓的九井,就是青藏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何为洋水、黑水?雅鲁藏布江是也!而弱水、青水则是怒江、澜沧江的生动描写。最后一句最精彩,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只能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说到得意处,躺在榻上的封儿,翘起二郎腿,脚尖不停的摇晃着。

最后,封儿下的结论更惊人:“这段记述中所描述的昆仑之虚,就是青藏高原。”

大家看到了吧,这可是上古时代的文字记录,多么了不起文献,多么神奇的《山海经》啊!

“封儿,你看,在‘大荒西经’和‘海内西经’里都记述了青藏高原,但是,柯儿我觉得记述的程度明显不同,在大荒经里更多的是列举典故,而在其他的部分则结合山川地理更为紧密,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我看着侃侃而谈的封儿,暗中提示着封儿个中的玄机。

“柯儿,让你这么一说,封儿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大荒’的意思竟然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从记述《山海经》的人往前推,更为远古的意思,也就是特指蛮荒的时代。所以,大荒经部分所说的东南西北,完全有可能与《山海经》其他部分,在地理上重合,只不过年代更为久远罢了,哈哈哈。”封儿结合现实,对《山海经》有了整体的认识之后,竟然开心的笑出声来。

“怎么样,封儿,我们没有白来吧,柯儿我觉得穿越到此,截止到目前,已经值了,够本了!哈哈哈。”说到此,我也开心的大笑起来。

我和封儿就这样,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冥思遐想,苦思回忆之中,酣然入睡!

“两位辅国小大人,该起来吃鼓饭了。”随着湖莽叔的一声召唤,我慢慢的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眼看着催促我们的湖莽叔,我知道我们的时间不能耽搁。

我们匆匆的吃过鼓饭,与封儿相约在一起,骑上战马,往渭水方向驶去。很显然,我们准备走水道,沿着渭水顺流而下,前往华山。

大家登上竹筏之后,军壮们就撑杆离岸,出发了。

“柯儿,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跟你提起青藏高原吗?因为,我的娘亲就出生在后世的三江源地区。”封儿自豪的话语,一下子勾起了我对青藏高原的兴趣,是啊,真想知道在这七千年前,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封儿,你快讲讲你娘亲的故事吧,柯儿太想听了。”我


状态提示:第一八六章 华山论道寻根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