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公元一九九二年,这个时代的华夏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波之后,改革开放的国策在那位老人南巡之后已经彻底定了下来,新一代的领导核心也已经确立,老一辈的领导们都主动被动的退了下去。
个体户这个曾经不光彩的新生事物,如今成了人们正大光明的羡慕嫉妒恨的目标。万元户那也可以名正言顺,明目张胆的大声宣扬了,再也不用担心被隔尾巴了。于是,土豪们开始横行无忌了!
城里那些公务员都纷纷下海去淘金了,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就连村里的那个因为在七六年地震出生的时候脑袋受过伤,有点不够使的震生也能跟你说上两句。
虽然如此,可是吃公家饭在农村人眼里那仍然是高人一等的,这一点,哪怕是二十年后很多人过的要比那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滋润的多了,大家的观念依旧如此。
不过,要当公家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普通农家子弟来说,唯一的路子就是上学!通过上学,考上一个好学校,然后分配一个好工作,最起码也可以弄一个工人身份,城市户口,可是正大光明的吃劳保了。
城乡差距那个时候可是一条鸿沟一般,想要越过去,绝对不是二十多年后买个房子,有个固定住址就可以轻易把户口迁到城里,成为城市人那么简单。其难度不亚于后世北漂们都想要的京城户口一般,
当然,二十年后,城里户口不吃香了,因为国家和整个社会的重视,开始在各个方面反哺农业,农村户口相比城里户口可一点也不差。
以前那些城里户口才能享受的诸如当兵退伍安排工作,没有工作有救助金什么的让农村人眼热羡慕的政策在二十年后却是变得不屑一顾了。
因为,那个时候,当兵退伍找工作很容易,只要不挑根本不发愁。至于什么老保金农村人也有,只是少一点罢了。但是别忘了,农村人有地啊?
世道再怎么变,只有土地在手里,再怎么也饿不死人不是?家里有着几亩地,那就是最大的后路和保障。
不过这些和王伟没什么关系,他也顾不得考虑这些东西,他现在头疼的是怎么筹齐盖大棚所需要的那些材料。
别的不说,大棚所必须的塑料薄膜就不是在这个时代的农村弄够找到的。即使普通的塑料布那也是个金贵的东西,家里不可能让他拿来瞎折腾。
“哥,咱们怎么盖那个能在冬天种菜的棚子吗?”
王亮仰着小脑袋看着哥哥,十分的期待。尤其是哥哥答应他会给他留一块地方,给他种几棵西红柿,黄瓜秧之后。
一想到能够吃到比白菜土豆好吃的多的洋柿子和黄瓜,这个小屁孩嘴角就不自觉的留下了哈喇子,擦了几次都没擦干净。
“哎!缺东西怎么盖呀?什么都没有,咱们拿什么盖大棚啊?”
“缺东西?缺什么?”
“其他东西都好说,凑合一下也成,就是没有塑料布可不行啊!这事最重要的东西!家里倒是有,可是爸妈肯定不会给咱们用的。”
“嗯,那是下雨的时候用来盖粉面子(甘薯淀粉的本地叫法)的。”
王亮跟着哥哥一块发起了愁,不过到底是年纪还小,没过几分钟就把所有的烦恼丢到脑后去了,跑到院子里拿着一根高粱杆当宝剑对着臆想中的“敌人”猛砍猛杀,精力十足啊!
王勇看了玩的十分起劲的弟弟,十分无语。看着看着就烦了,起身回到屋里,爬到炕上,仰躺着看着屋顶的大梁发起了呆。
“哥,哥!”
院子里传来弟弟兴奋的声音,正烦着的王勇没好气的回了一声:“干嘛?”
“有了,有了!”
还没等王伟想明白弟弟说的是啥意思呢,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接着王亮就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团白色的东西。
“哥,你看,你看,你快看,塑料布!”
王伟早就看到了,弟弟手里拿的那一团塑料薄膜。王伟一看就翻了一个白眼,这东西怎么可能用来盖大棚啊?
这种塑料薄膜是在早春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倒春寒冻伤了种的早的蔬菜,用来弄地棚保暖的地膜。这么一说那么用它盖大棚不是正好吗?
其实不然,首先这东西太薄,一戳就破,根本就不顶用。再说了,这玩意宽度不够,一般来说也就一米多点的宽度,这么窄怎么盖大棚啊?
看到哥哥不打理自己,王亮十分的委屈。自己找到了塑料布了,可以盖大棚了,怎么哥哥一点也不高兴啊?
“哎!这东西太窄,而且忒薄了!”
“那能用不?”
王亮一脸期待的样子,让王伟把刚到嘴边的泄气话咽了下去。算了,凑合着试一下吧。反正也不能盖一个后世的那种正规大棚,那不现实。
一个简易大棚罢了,自己是不是要求太严了?算了,就当陪弟弟玩一把,就用地膜试一下,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没啥损失不是?
支撑的架子就用家里给黄瓜搭架的竹竿,大棚薄膜就用地膜了。地膜这东西都是一次性的,不管是种菜,还是种花生都用的着。
随便出去转一圈,就能找到不少被遗弃的这玩意,只是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的不规范罢了。但是对于手里没钱的王勇来说,也只能如此凑合了。
决定用地膜代替大棚薄膜之后,根本不用王勇去外面找,弟弟领着他在到发现地膜的那个地方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