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鲜卑商人
时光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十一月上旬。西海州的一条商道上,数千人的一支商队正在向南行进,两侧还有数万牲畜跟随商队缓缓前行。毕兹艾和拉原在商队中央的一辆马车上假寐,周围有数百突忽骑兵随行。
毕兹艾今年三十四岁,是鲜卑国右贤王领地的居民,一直靠贩卖小物品生活。毕姓是鲜卑国的一个大姓,据说最初鲜卑未被汉人赶过乌拉尔山之前,毕兹艾的祖先是鲜卑部族中的一个显赫部族。
毕兹艾的祖先很是风光,出外掳掠汉人称之为“巡狩”。族内的年成稍不好,便会出去巡狩一番。抢来的粮食、奴隶、女人等财物会被族人分掉,日子过得甚是舒畅如意。
可惜毕兹艾未赶上这样的好时光,他晚投胎了几百年。现在的鲜卑人生活在人烟罕至的荒蛮之地,鲜卑人几百年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当地的野蛮人,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终于在遥远的北陆东边站稳了脚跟。
鲜卑人在最初的一两百年里,一直念念不忘东方的优越生活,妄图有朝一日能重新返回故居。可是汉人强大的军队,却使他们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惨败。最近的一百多年里,鲜卑人已经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安心地在北陆扎根。
北陆的气候恶劣,物产缺乏,鲜卑人的许多日用品都不能自给,日子也过得很清苦。毕兹艾也不例外,生活的艰辛使他苍老得很快。才三十几岁,看起来就像五十左右的老头。生活的压力让他嗟叹自己命苦,有时甚至暗自责怪老祖宗没能守住基业。
毕兹艾幼时曾读过几年书。了解一点鲜卑国的历史。最初汉圣祖在北征鲜卑人之时,对待投靠己方的鲜卑人给了最优惠地待遇。如宇文氏、破多罗氏等部落就是在那时主动投靠了汉人,他们都得到了圣祖承诺的优厚待遇。
其中宇文氏后来还成了汉人中的大家族,家族中的弟子甚至做到汉朝廷中最高级别的官职。其余如破多罗氏改汉姓潘氏之后,也与汉人没有多大的差别,几乎已经忘却自己的祖先是鲜卑人。
汉帝国老州的待遇,是世界上所以人都梦寐以求地。汉人也是世界上最骄傲的民族,自己的祖先为什么有好日子不过。偏偏要流亡到穷山僻壤受罪?毕兹艾怎么也想不明白。
毕兹艾认为,也许他的祖先醒悟得较晚,也可能后悔过。只是错过了好时机,悔之晚矣,后来再想取得优厚的待遇,已经不可能了。毕兹艾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变成汉人,那时就能自由地去世界各地做生意,受到的礼遇也会比现在好得多。
这些想法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平日里丝毫不敢表露出对汉帝国的好感。他和大多数鲜卑人一样,嘴里时常辱骂汉人,极力贬低汉人,口口声声要杀光汉人重返故土。
毕兹艾行商多年,去过许多国家。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汉人没有好感,有的甚至是深恶痛绝。他们和鲜卑人一样,反感汉人,咒骂汉人。对于这种现象。毕兹艾也迷惑了好一阵子,后来仔细琢磨,才就明白其中地缘由。
汉人与他们没有深仇大恨,但汉人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还有,去世界各地经商的汉人表现出来的高傲姿态和目空一切的眼神,都刺激着当地地居民。汉人在世界各地倒卖物资,挣走大笔大笔的金钱,然后又以低价购买当地的特产、资源。
眼看着汉人财大气粗、不可一世的模样。自然激起当地人地不满。不过这只是各国老百姓的表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公开侮辱汉帝国。庞大的汉帝国在世界各国的眼中,就犹如一条巨龙,谁也不敢轻易地触动它的逆鳞。
毕兹艾多年奔波各地,但一直财运不佳。一年劳顿下来,赚取的收入除去路上的开销,也只剩下一些养家糊口的钱。眼看着自己成为大商人地希望越来越渺茫,只能这样不饥不饱地度过此生。他就哀叹不已。谁知今年财运来了。发达得如此迅速,连他自己也从未奢望过。
他的人生转机是在突忽人夺取了汉帝国的西海州之后开始的。自突忽人占领西海州之后。鲜卑国右贤王便在自己的领地内,颁布了所属民众可以前往突忽做生意的政令。
当时,绝大多数鲜卑商人半信半疑。汉军的强悍人尽皆知,也许突忽人只是暂时得胜,现在前去与突忽人做生意,万一汉军随后反攻回来,岂不是赔得血本无归?这样的买卖谁愿意做呢?
可是俗话说得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大多数人不敢干地事情,自己就应该去试一试,尽管危险,这可是一条财路。毕兹艾已没有什么多余地财产,就算被汉军抢走,损失也不大。他一咬牙,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换得了食品和牛羊,随着第一批鲜卑商人进入西海州与突忽人交易。
毕兹艾颇有生意头脑,在与突忽人交易时,他不要现金,也不要铁矿石等沉重地货物,他只与突忽人交换食盐。鲜卑人一般家庭用来招待客人的最好食物就是面包加盐,由此可见食盐在鲜卑是何等稀少可贵。
毕兹艾在最初的三个月内,没有休息过一天,每月在鲜卑与突忽之间来回贩运了五六次。每次都是倾尽全部家财倒运货物,短短数月,他的财产就翻了几番。
有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带动,汉军也数月没有行动,大多数鲜卑商人才陆续加入贸易大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