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盛唐]公主为帝>第53章 烛火明

太平一动不动地望着,直到崔玄暐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才转头吩咐道:“回府。”

崔府上的仆役们很快将她送回了公主府。她今日出门太急,也不曾给府里留过话。等回到府中才发现,宫里竟然来人了,而且品阶还不低,是高宗身边侍奉过多年的一位宦官。

宦官见到太平,头一句话便是:“那桩祸事,大家已命人查出了结果。”

太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便问道:“是哪一桩祸事?”

宦官有些奇怪地看了太平一眼,答道:“自然是临川公主那起案子。”

太平恍然大悟。临川公主那起案子,迄今已过了十多日,途中又发生过许多复杂难辨的事情,她几乎要将这桩祸事给淡忘了。她先是同宦官道了谢,又问道:“结果如何?”

宦官答道:“是突厥人下的手。临川公主的驸马、子女,数十年来都在河朔一带抗击突厥,突厥人早已经看他们不顺眼,恰好又……”他瞄了太平一眼,才继续说道:“……看太平公主您不顺眼,便想着将两位公主一锅端了,以泄心中私愤。说起来此事还多亏了公主。若非公主命右威卫抓住了那几个人,事情恐怕还不会这样轻易了结。”

太平微皱了一下眉,没有说话。

宦官又道:“大家吩咐某来同公主说一声,过两日去宗正寺录个文字画个押,此事便算完了。临川公主病逝幽州,又是公主的长辈,还请公主无论如何,都莫要再往心里去。”

太平缓缓点了点头,道:“我晓得该如何去做,还请阿耶宽心。”

宦官传完话后,即刻便赶回大明宫中去了,片刻都没有多留。太平一面吩咐婢女替她准备温水,一面将那些事情仔仔细细地回想了一遍。突厥人、临川公主的驸马、河朔二州……她揉着眉心,将那些事情翻来覆去地想着,慢慢地理出了一条脉络。

忽然之间,她听见旁边有人轻声唤道:“公主。”

一位青衣婢女俯身在她的耳旁,轻声说道:“公主,剑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前太子贤近日摔伤了腿,这几天过得颇不安宁。您看是不是……设法将他接回到长安来?”

李贤自从被流放到巴蜀之后,日子一直都过得不大好。尤其是同东宫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云泥。

太平仍旧闭着眼睛,摇头说道:“不必。你告诉他们,记得替贤哥哥请最好的医者,然后日日夜夜地看护着,不要离开贤哥哥身旁,免得有人起歹心。但眼下,还不到他回长安的时候。”

她言罢,忽然又问道:“我那几个小嫂子和小侄儿如何了?”

太平口中的小嫂子和小侄儿,自然是先时李贤求她看护的妻儿子女。

青衣女婢轻声说道:“他们一概安好,请公主放心。”

太平低低唔了一声,缓缓点头,又道:“服侍我沐浴。”

冬日里天黑得早,太平沐浴更衣过后,不多时府里便掌了灯。她在灯下一页页地翻看着账册,又从阁楼里取出几张膳食糕点的方子,夹在账册里,命人一并送到酒楼的掌事那里。近年她在长安城里酿的那些酒,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既然如此,那她不妨将它们利用得更彻底些……

外间忽然传来了马儿的嘶鸣声,不多时便又传来薛绍疲惫的声音:“公主呢?”

一位婢女应道:“公主在里间候着驸马。”

太平将余下的帐册收好到阁楼里,又取出今日右威卫送来的奏报,一页页慢慢地翻看。

薛绍进屋时,太平已经翻完了那几张薄纸,又随手搁在了案上。那些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小字,落款处还留有右威卫的印章。而那些小字里,出现得最多的两个词,便是“吐蕃”。

太平一手轻按着那几页纸,望着薛绍笑道:“你今日回来得有些迟。”

薛绍微一颔首,来到太平跟前坐下,同她解释道:“今日在长安城里转了一圈,又在途中听说了不少事情,故而回得迟了些。方才我听外间人说,那起焦尾琴的案子,已经结了。”

太平低低嗯了一声:“阿耶同我说,是突厥人下的手。”

薛绍翻来覆去地念了几声“突厥人”,目光微有些暗沉。他扶住太平的肩膀,又缓缓说道:“纵然此案已结,公主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昨天夜里,国库里出了一桩事情,几乎掀翻了整个户部。我总疑心,这些日子长安城里颇不安宁。”

太平又低低嗯了一声,将手头上那几张薄纸拣过来,在薛绍跟前逐一展开,然后轻声说道:“我这些日子,一直在让人查着这件事情,今日总算是出了些结果。你看。”她轻轻指了指那上头出现过许多次的“吐蕃”二字,“你所言不差,这几日长安城中,的确不大安宁。”

薛绍逐一看过那几张薄纸,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太平将那些纸张重新折好收回袖里,又抬起手,轻轻抚平他的眉际。薛绍握住太平的手,慢慢地取下来,目光又落在了她的脚踝上:“你今日可曾好过些?可上过药了?”

她沐浴过后,依旧裸着一双足踝,微微散发着些许湿气。薛绍执起她的伤足,凝神细看,发现上面的红_肿已经渐渐消退,连紫黑色的淤血也散去了不少。公主年纪甚轻,太医署又用了最好的药,这些日子将养下来,已经逐渐能看到痊愈的痕迹。

他小心地将她的伤足搁在褥子上,然后起身去取伤药。

太平一动不动地倚靠在榻上,将脑中那些纷繁


状态提示:第53章 烛火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