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除了官场上的人,大部分学者专家本来还有些仰慕杨星的眼神都不对了,虽然杨星献了一招杀手锏,可是他侃侃而谈布局精妙,几乎可以直接拟个章程照做就是,明显开会前就做好了充足准备,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听完他的发言,坐在这里的除了他之外谁还更有资格领导这个海外抄底团?
他口中说要学习日本财团,而国内目前拥有这个能力的除中星资本外,即使是拥有国家支持的四大银行和几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合在一起,也无法和中星资本较量。现在中星资本的触角已经伸进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旗下的星海商贸就是为公司开拓的先锋。
凭借母公司提供的充足资金,星海商贸不但搭建起一条条各兄弟企业产品销售和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商路,还担当着收集分析世界各地市场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风土人情的工作,对于集团在任何市场推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它提供的情报都起到着一锤定音作用。
而星海商贸对于某类商品在某个地区大有可为的建议书一旦获得总部认可,中星资本其他企业就会立即行动起来,但紧跟其后的不是制造企业的派驻人员,而是如今银行网点遍布全球的星富投资集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星资本扩张之路中离不开这个资金奶**充足奶水,它旗下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对冲基金等就像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去,无论是黄沙万里的荒漠和险峻的高山,还是碧波万顷的海洋都无法阻挡这些金融鲨鱼!
凭借这套组合拳中星资本才能在海外市场无往不利,现在杨星在会上照搬套路,明显有舍我其谁的意思。可即使知道这一点,大家环顾左右后也不得不感叹,还真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这个年轻人不但经济理论独到,还是一个优秀的实践者呀!文仁贵看在眼里也心头暗笑,以前程沧海在位时就考虑过让杨星登上前台,只是被他婉言谢绝了,那时杨星喜欢闷着头赚钱。只是时势逼人,如今他在国内已没有对手,谈到这种海外经营的事情,真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也难怪会表现的强势起来,前年在国家信息战略会上如此,现在依然这样。
好在杨星的强势还是为了利国利民,并且出了这个会场,大部分时间他都拒绝媒体采访,很少发表对国内政策的意见,不想哗众取宠,更无意为中央政策制定施加压力,因此他觉得杨星无论出于公义还是私利,让他当海外抄底团的领头人也算实至名归。
而杨星如此积极争夺带头大哥的位置,除了的确有为自己企业谋利的因素外,也存了为国争利的念头,不想好事变成坏事。他自信有他把关,至少海外投资不会发生重大失误。这次会议上对使用外汇储备的争论如此激烈,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投资获利在民众眼里那是理所应当,如果投资失利要遭面临难以承受的口诛笔伐。为何政府选择购买美国国债,就是因为它是目前风险最小的投资,而其他投资项目一旦失败,是要承担很大责任的。
这几年曾连续发生过几次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重大失败案例,去年初才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因为在进口棉花交易中被套牢,损失掉了十亿元资本金中的一半;年底作为国家物质储备体系中重要一员的中国国家储备局也在国际铜期货市场上走了麦城,一位交易员在伦敦铜期货市场建立了15万吨到20万吨的铜空单,结果铜价大涨,亏损了好几亿美元。
结果出现了很吊诡的局面,一边是大家认为国内做期货水平低,需要到海外市场实地打拼经验,一边却是屡战屡败损失了公帑,被人千夫所指,如果这个局面不改观,这次会议上大家指望的海外抄底无疑是镜花水月,因此杨星考虑只有让中星这样有过辉煌战绩的企业站出来牵头,才能给行动增添信心,也便于杨星发挥他的本事,配合“先知“的能力,做到尽量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一番讨论后,终于确定了海外抄底计划可行,并由中星带头,杨星也不推脱,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方案,对外汇储备海外收购目标进行了大概划分。除了他先头提出的回购银行股份,协助企业海外扩张的建议外,还特别提到要趁机夺到部分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对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可以说杨星自重生后那一刻起就没停止过努力,前世里他也曾对中国买什么涨什么,被国外大宗商品贸易商当肥羊宰的现象大为不满,一直想做出改变。随着他的事业扩张,接触到前世无法接触的国际商业体系背后的秘辛,才发现这不是他单凭收购几座铁矿山,取得伦敦黄金市场定价席位就能解决的。
对于大宗商品,经济教科书上的答案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一般分为三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农产品。
由于大宗商品多处于工业基础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状况的期货及现货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更是由于其价格波动大、供需量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和易于储存、运输等特点成为期货交易的最佳交易物,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期货交易所就诞生于美国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