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805章 主动民族融合

吕布知道,想要大汉民族在公元三世纪世界处于领先乃至于压倒xing地位,只靠吕布的文治武功,是完全不够的,吕布想要大汉扩展百万疆土,光靠现在的四千多万人,是形成不了有效统治的,必须要充足的人口密度才能对新进占领的版图进行长期有效的统治进而使其永远归属于大汉版图,而不必重演唐高宗时期对高丽的无效占领的惨剧,也不必重演明清时期对朝鲜等藩属国那种空耗鲜血的无效统治。

吕布算过,依照公元三世纪的生产力,要想让大汉拥有在整个东方无可争辩的影响力统摄力,让那些曾经隶属过大汉民族各个朝代的藩属国都全部归于大汉一统,四五千万人远远不够,至少要达到清朝末年的四万万,只有四万万人才能把整个东方都变成大汉民族的乐园。

这就是吕布为什么劳师动众搞全民激励生育的根本原因。

吕布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不可能得到所有民众的理解的。..

有很多人鼠目寸光,由错误的假设进行错误的推导,得到一个资源有限而人口不能扩展的狗屁结论,他们既不愿意接受东汉时期吕布领导的朝廷军队可以席卷整个东方的事实,他们也无视人口普查的结论是大汉现有民众只有四千多万,他们不看大汉的粮食亩产量在逐年递增,他们不看大汉现在有了玉米、马铃薯、红薯等高产作物,他们不看大汉的版图在ri益的扩展,他们罔顾所有对人口激励生育政策有利的事实,只是在散播一个无耻的论调“这样生下去,迟早大家都没得吃”,他们不但反对激励生育。还想节制生育,只是为了反对吕布而反对。

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脑子的、人云亦云的,被那些反对吕布统治的世家忽悠着来当炮灰的,他们大多数都是贫民出身,都是惨遭世家剥削、蹂躏、践踏的一帮人,偏偏他们对世家的忠诚很高。像这样世代奴仆的可悲可怜又可恨的人非常多,几乎占据了大汉的十分之三的人口,他们被世家忽悠起来,以为自己的利益被吕布迟早都要侵害,多出来的人口会瓜分他们嘴巴上的残羹,都纷纷造谣,种种不利于吕布统治的流言蜚语开始四散开来。

吕布知道,这些可怜又可叹的民众之所以被世家给忽悠起来,反对自己的统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脑子,不懂得思考,世家人物灌输他们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这些人始终占据了华夏人民的很大一部分,这些人在未来的一两千年里,一直扮演着炮灰的资格,却永远认不清自己的位置。

吕布从这些人身上深切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的感觉。虽然有了这样的感觉,吕布也不准备把这些民众培养成思想inzhu的思想对待他们这样的民众来说太高端了,吕布完全无法预料,这些素质底下的升斗小民们一旦有了这样几近于无zfu主义的思想,他们会怎么看待吕布的统治,所以吕布毅然决然地学习了历史上很多领袖的做法,让民众有思想。但不是自己的思想。

吕布在思想宣传领域,不会全力压制,不会全力审查,不会浪费太多力气去愚民,去把民众变成傻瓜是一个相当傻瓜的事情。吕布注重的是思想灌输和诱导,当每个大汉民众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汉的国力将是何等的庞大,但这样的教育对吕布来说是无害的,因为吕布牢牢地把握住一条线,什么是民众所必须要了解的,什么是民众不能了解的,这条线把握好了,就可以像牵着上了套子的牛马一样,引领这些民众作为实现吕布野心的炮灰。

吕布发自心底是不想这样从事政治的,但跟民众接触越久,他越失望,他发现大汉民众有一个根深蒂固几千年都未曾消失的劣根,崇拜权力、欺凌弱小,也许有人是不畏强权声张正义的大丈夫,但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一点点利益,面前站着一个人只要稍微比他权力大一点,就像笼罩在他头顶的乌云一样让他顶礼膜拜而不敢起半点反抗之心,有这样浓重的社会风气的国度,暂时是不配得到ren民继而成为公民也是遥遥无期的。

吕布理解了很多ducai者的做法,在大汉这块国度搞ducai是迫不得已的,特别是东汉时期,你跟民众讲minzhu之类的,他们不但不会理解你,反而会站起来掀翻你的统治。当然在高层是有一定的inzhu是体现在世家大族对皇权的遏制,这种遏制从长远来说,对整个国家没有半点好处,因为那些世家大族只看重家族的利益而罔顾整个国家所有民众的利益,世家大族的鼠目寸光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是大汉崩溃三国动乱乃至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可笑的是,后世没有任何一个家族会吸取这个经验教训,每个家族都为一家一姓之得失而死命地损害国家的利益,都很快地断送了一个个王朝。

吕布明悟历史,所以他不能坐看这样的情况再度发生,所以从他开始,他要实行有大汉特ai统治,让民众都感觉不到吕布的ducai,但他们的思想行为都被吕布引导到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

这样的政治尝试是很艰难的,可能是史上第一次,但对于一个有着强烈的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的穿越者来说,改变历史、改良政治制度的兴趣大于一切。

吕布在引导民众逐渐认识到激励生育不仅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好处,而且对自己家族繁衍有好处,对自己眼前的利益也有增长作用,毕竟多出来的孩子


状态提示:第805章 主动民族融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