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闻言脑海中不禁回想起耿炳文给自己的书信中,曾举荐都指挥盛庸为将,斟酌再三下终究没有开口全文阅读。他乃是生性稳重之人,盛庸其人虽则颇有见识,无奈其资历威望远远不够,目下朝廷中虽则缺乏昔日宋国公,颖国公一般帅才,若论资历威望胜于盛庸者还是不乏其人全文阅读。加之耿炳文出师落败,使得自己在由谁接替其职一事上不好开口。
黄子澄沉吟良久后突然轻声说道:“曹国公李景隆乃李文忠将军之子,素闻其熟读兵书,且昔日和朱棣颇为熟识,微臣以为由他率军平叛,当能收知己知彼之效。”
“此言大谬,李文忠将军虽则身经百战,但其子李景隆实在不堪造就,从无率军征战经验,岂能对付得了奸狡似狐的朱棣?若由其领兵北征,无异于重蹈长平之役由赵括代廉颇的大祸。”齐泰和黄子澄虽则私交甚好,此时却也不禁给好友天马行空般的思路骇了一跳,忍不住直斥其非。转头对建文皇帝朱允炆言道:“微臣大胆,举荐武定侯郭英率军平叛,剿灭反贼朱棣。”自他升任兵部尚书之后,曹国公李景隆因率军捉拿朱棣胞弟,周王朱橚之事,颇得皇帝陛下赏识,被提拔为兵部侍郎,成为了他的下属,故此他对于此人可谓知之甚深,此时忍不住极力反对。
只因长兴候耿炳文首战大败,朱允炆心中对于齐泰的怒意虽则已然消去数分,但内心之中对于他所举荐之人难免缺了信心,左右为难之际回想起目下身为兵部侍郎的李景隆在昔日皇爷爷在世之时,已然奉旨在外练兵,自己继承大统后削藩的第一刀也是由其率军捉拿周王朱橚,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忖道:此次便由朕乾罡独断,调集大军北征,一举扫灭反贼朱棣。
第二日清晨,奉天殿之上,建文皇帝陛下朱允炆不顾一众文武反对,让宦官宣旨,着曹国公李景隆即日北上,接替目下驻守真定城的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领五十万军马,务求扫穴犁庭,剿灭盘踞北地的朱棣等一众反贼。
李景隆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跪倒接旨,双手接过黄绫圣旨之时,禁不住双臂微颤,自内心中感到了泰山压顶般的无形压力。要知当年便是洪武先皇麾下名将无数,纵使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自己的父亲也未曾有统领五十万大军出征之事。颖国公傅有德平定云贵之时不过三十万军马,宋国公冯胜远征辽东,在金山之役中迫降纳哈楚,也不过二十万人马。自己今日却要统领五十万朝廷大军去对付朱棣,此情此景换做任意一人怕也是心中惶恐难安。
思忖方才皇帝陛下旨意中所说,要自己即日北上平叛,李景隆略一思忖下壮着胆子奏道:“微臣得蒙圣恩,岂敢不效死戮力,扫平叛逆。但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陛下恩准。”
“只要爱卿能不负朕之所望,剿灭反贼,无有不允。”身穿五爪金龙袍,端坐高处的建文皇帝朱允炆闻言,以为李景隆忧虑大军所需粮草器械之事,当即满口应承。
李景隆自幼跟随其父李文忠,加之昔日也曾跟随冯胜远征辽东纳哈楚元军,虽无将帅之才,却有自己的一番见识,努力稳定了一下心神后说道:“目下已然是九月时分,五十万大军粮草,兵器筹集尚需时日,若待众军攻至北平,天气怕是已然大为转冷。微臣所领大军多为南方士卒将校,不如反贼朱棣手下军马久居北方苦寒之地,恐占不得天时。加之朱棣此贼就藩北平日久,地利远较我等熟悉。以微臣所见,不如今年筹集粮草,明年开春之际王师再行北上平叛,当能一举剿灭一众反贼。”
自从获悉朱棣杀官造反之后,朱允炆内心之中早对其恨之入骨,恨不能有人能统帅王师扫穴犁庭,将朱棣的脑袋瓜子砍将下来。此时他闻得李景隆当着满朝文武对于平叛之事颇有搪塞之意,忍不住缓步而来,走到跪伏于地的李景隆身前,面夹寒霜的问道:“听闻曹国公昔日和和朱棣,朱权私交甚厚,莫非今日是碍于往昔情面,不肯为国讨贼么?”目下一众藩王中虽则只有朱棣一人作乱,但那就藩大宁的宁王朱权装病抗旨,不肯返回京师应天,不臣谋逆之举犹如司马昭之心,可谓昭然若揭,故此朱权目下虽未公然造反,然则在建文皇帝朱允炆心中,和朱棣也不过一丘之貉而已。
李景隆得皇帝陛下这般不怒自威的言语,心中不禁大惊,额头微微HtTP://92Ks/14933/有冷汗沁出。回想昔日自己虽则是迫于无奈下奉旨前往开封拿下周王朱橚,燕王朱棣对于自己胞弟无端获罪,被贬为庶人只怕早恨不能将自己挫骨扬灰,若是再因进军之事见疑于皇帝陛下,岂不自寻死路?思虑及此,只得勉为其难沉声接旨道:“微臣谨遵陛下旨意,即日前往真定统领王师北上,誓要将一众大逆不道的贼子扫灭。”
兵部尚书齐泰闻得李景隆适才言中所指,若是朝廷大军仓促北上平叛,则天时,地利皆在燕军之言,心中不禁沉甸甸难以言表,暗自忖道:天时,地利皆在反贼朱棣之手,朝廷大军仅凭远胜对方的军力,就能占据人和的优势么?平叛大军主帅李景隆尚未北上之时,这位兵部尚书的内心之中已是悄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十月,鄚州城外的燕军大营帅帐之中,身穿蟒袍的朱棣回想数路斥候所报,朝廷大军兵分数路,驰援真定,河间。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之职,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各路军马共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