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十八节 短兵鏖战

(一)

彭小文不是没有做好昆仑关失守再收复的准备。历史上第600团没有援兵,他们失却了昆仑关,然后从北向南的收复艰难无比,虽然说是“昆仑关大捷”,虽说是击毙了中村正雄,打死4000多鬼子,可是国军精锐的装甲师伤亡高达2万4千人!其中北面八大高地之一的界首高地,日军两个小队120多人扼守,国军就牺牲了7个连的兵力!

还有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只要撑住这最艰难的8个小时,就能够减少2万多人的伤亡!兵以地为强!现在这个阶段,这已经是唯一的选择了!

特战排不算萧腾是30人的编制,7人牺牲,萧腾肩膀受伤,带着11个特战队的伤兵在宾阳留守,还有12个人,在郭安华的带领下全部跟随彭小文来到关上。

特战队拉上来打这种阻击,换个情况谁要是跟彭小文提建议,彭小文能把他拉出去开枪打成筛子。但是今天,他却要亲自这么做。

宾阳机场是个临时野战机场,两架运输机的降落频率是每天从梧州往返一次,而且只能在白天降落,主要是运送通讯保障部队和物资,指挥大兵团作战,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指挥系统比什么都重要,只是这个24小时,是如此的难捱。

武器和弹药不缺,仵德厚的先遣纵队现在使用的就是徐州会战之前彭小文让孔家两个秀制造的“72式单兵背囊”(第一百一十八节),这种装备在1938年开始试制,在一年半之后,率先为池峰城和张冲各装备了一个先遣团。

每个单兵背囊可以负重60公斤,包括两发**和一枚“阔剑地雷”。对于美国大兵来说,背囊里装的有咖啡、巧克力、口香糖、罐头、杂志、香烟和卫生纸,但是对于国军来说那些东西占用宝贵的空间和重量实在是无聊的很,因此这60公斤的作战物资,可以支持一个单兵在无补充的情况下维持两个星期!

实际上远远不止,想象一下,志愿军战士一个子弹袋一个袋炒面加一个水壶,腰里挂几颗手榴弹,就能够发动“星期攻势”,追赶着美国人打一个星期,假如有60公斤的物资,也许抗美援朝美国已经被撵下海了!

装备齐全,作战经验更是丰富,在打完第一次广州战役之后休整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可谓兵精粮足,刚才被日军的毒计激怒和陷害严格来说不能怪他们,日军的“三光政策”和“无人区”行动,严格说起来,现在还没有全面开始!1937年是大屠杀,1938年是毒气弹,1939年主要是诱降和重点攻势,1940年才是那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和“千里无人区”!

在彭小文的唠叨声中,大家的心情平缓了不少,***,长官说的对,咱们都是从北路增援过来的,假如要是一路从北面的山头打过来,那要多死多少人!而且,只要彭长官让咱们开枪,管他娘的谁是谁!

(二)

“老郭!”彭小文观察着日军的队形,把郭安华喊到身边。

“在呢!”郭安华轻声答应道。

彭小文把望远镜递给郭安华,道:“看看鬼子的阵型,什么感觉。”

郭安华道:“关口的长度是40米左右,两侧是峭壁,许子在另一边主攻高峰隘,这边他们生怕我们去增援,他们是不知道咱们还剩多少兵力,如果知道的话,他们肯定会改成双方向主攻的!”

彭小文点点头,道:“老郭,这也是我为什么当时说薛营长做的对的原因,一下子拿出来一个营还多的兵力出击,许子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咱们只有一个团的兵力,现在给你个任务,让他们相信咱们的兵力众多!这样他才会忌惮并对这里采忍续牵制!”

郭安华想了想,道:“老板!没问题!”

彭小文问道:“你叫我什么?”

郭安华嘿嘿一笑,道:“你去问萧哥,我们特战队的兄弟在背后都这么叫您!”

现在彭小文更喜欢在战场上进行现场启发和指导,很多该教的训练场上都教了,必须要在每一场实战中让他们自己去发挥。

让郭安华带着特战队的士兵去造声势,彭小文扭头问身边的曲炜道:“曲营长,你说,现在鬼子距离500米左右就开始慢吞吞的往前挪,而不是大举进攻,是为什么?”

曲炜本来想说自己已经被撤了,想想现在那是争执这个事情的时候,他说道:“刚才听到您跟郭队长说,我才恍然大悟m子第一次和第二次进攻是试探,想搞清楚咱们主关内到底有多少兵力,由于薛营长第一次就全军押上他们没料到,所以他们判断现在我们主关内还是大部队!”

撤了曲炜之后,彭小文让他跟在身边当传令兵,听了曲炜的讲话,彭小文道:“那要是让你去伪装大部队,你会采用什么办法让鬼子相信?”

曲炜一副思考的样子,彭小文道:“行了,别想了,把步枪拿着,我每开一枪,你立刻开一枪,往哪里打往哪里瞄随便你,但是必须要开枪,打完这次你他娘的就明白了!”

日军行进到400米左右的距离,关口上传来了“哒哒哒”的连发射击,十几名日军应声而倒,此起彼伏的射击声连续响起,不久空中便传来刺耳的迫击炮呼啸的声音。

“全部转移阵地!快!是许子的60炮,三门,位置集中,81迫判断弹道!”尚连长大声喊道,现在前线的指挥由他全面负责。

“弹道判断完成,1号炮位坐标校正完毕!”

“2号炮位校正完毕!”

先遣纵队除了60迫击炮


状态提示:第十八节 短兵鏖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